科幻讲座

c1.gif (323 bytes) c2.gif (323 bytes)
   本文发表于《科幻大王》2000-2001年度“科幻之翼”专栏。对一些幻想(例如能不能实现时间旅行等)展开推理和想象。追溯过去的人类幻想如今是否已经实现,或能不能实现。属于讲座性质,不是小说。
  

biao.gif (4482 bytes)

天 外 来 客
             

              飞腾科幻军团/绿杨


  这是个饶有趣味、充满神秘魅力的课题,没有人会对来自太空的客人不感到兴趣。但是"来客"究竟会是谁呢?
  "来客"可以指各种各样的东西。例如早些年突然坠落在我国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块巨冰,科学家们推断可能就是来自太空的客人--这并不奇怪,我们知道彗星就是许多冰块组成的松散星体,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一部分冰融化并分离散落在空中。其中有一些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虏,象陨石一样掉落下来,所以陨冰也是太空的来客。
  但在这里我们先订个游戏规则:不去讨论那些没有生命的陨石或者充斥太空的各种小天体,死的东西毕竟算不上真正的客人;也不讨论灸脍人口的飞碟和外星人,飞碟太玄乎,嚷嚷得已够多的了。外星人嘛,来访问地球的可能性虽然总是存在的,然而这种使我们受宠若惊(即使不是朝谨而是入侵)的几率即使不是零的话,也无疑是微乎其微的。我们望眼欲穿地讨论到猴年马月,结果多半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得不到这种荣幸。
  我们来说比较实在的。如果有朝一日果真有天外生物光临的话,它应该是谁?
  最大可能的首先应该是那些广泛存在于空间的太空微生物。
  理由很简单,微生物毕竟比高级生命的"人"数量要多得多了。在地球是这样,太空中也是这样。微生物体积微小,生命力强,不管它诞生在太空的什么地方,在无限长的岁月里总有机会随着太空尘埃漂流到我们的世界里来。其实它们多少亿年前就开始这个旅程了,其中一些将是我们很可能"接待"到的头一位天外来客。这个逻辑推论无疑是站得住脚的。
  天外来客有可能由彗星载运到我们这里来,这不再是什么离奇的话题。彗星并非象它外观那样只是一团稀薄的尘埃云雾,它有一个硅酸盐的内核,外面是冰雪包裹着的天体小碎块。有冰雪自然有水,光谱分析已发现彗星中存在某些构成生命的、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再者,彗星几十亿年来一直在太空中到处漫游,掳获宇宙尘中的生命的机会是很大的。
  生命体能不能够在严酷的太空条件下长时间旅行并生存?荷兰的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枯草菌放在-263摄氏度、近于真空的人造太空环境里,并用紫外线照射。结果枯草菌经受住了考验而安然无恙。他们认为,如果是孢子形态的枯草菌,并躲藏在含有水或氨的宇宙分子云中,它可以生存达几百万年之久。看来原始的或简单的生命比我们想象的顽强得多,具有一定太空旅行的能力。
  微生物随着彗星降落地球最致命的关口是碰撞的那一刹那,高温和撞击可能使生物的蛋白质及DNA破坏解体。微生物能不能过这一关?以前认为绝对过不了这个关,但最近美国科学家珍尼弗·布兰克领导的研究小组证明了不是这样。他们将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涂在硬币大小的金属上,再用"子弹"射击金属片。结果出人意料,不但大部分氨基酸经受冲击后存活了下来,而且很多氨基酸还聚合成了更高级的缩氨酸多肽。我们知道有生命的蛋白质就是由连起来的多肽长链构成的。这个实验说明,彗星不但可以带来有生命的微生物,即使只带来还未形成微生物的氨基酸,在冲撞的瞬间也会形成生命。这里插上一句话,人类的祖先不定就是这样来的天外来客。布兰克的小组下一个实验是直接试验细菌芽孢能不能经得起这种冲撞,如果答案是也肯定的,微生物作为天外来客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微生物一词是个总称,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各种不同的微小生命,哪一种最会有幸成为我们的客人?谁来谁不来它们自己是无所谓的,决不会有争执,优先权得按它们的特点来排次序。
  细菌的生命力比支原体强,特别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它可以变成芽孢状态,这时它可以不吃不喝"冬眠"上许多年。芽孢对恶劣条件的高度忍受能力,对它长途旅行是十分有利的。但是细菌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具有制造能量的线粒体之类的复杂结构,越复杂的结构越容易受到太空辐射线等的破坏。在抵抗恶劣环境方面,病毒的结构更为优越。病毒的构造比细菌简单得多,简单到只剩下一对DNA(或RNA)这一最基本的生命构造,不存在易受伤害的"多余"部件。所以,它更能忍受太空的严酷条件而生存下来,等到合适时机再重新复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有生物中只有构造最复杂的人类有能力实现太空旅行;而最简单的、还远算不上细胞的病毒早就具备了太空旅行的能力,真可谓天工造物无奇不有。
  既然外星人难得来访,那么我们可以大胆预期,首先来访的太空生命是微生物无疑了--特别是病毒。
  实际上,我们谁也不敢说40亿年来太空病毒还不曾光临过我们的"家"。它也许它没有留下痕迹而被我们所忽略;也许它已经落户成为地球生物的一种,我们无法追究出它的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历史上有几次可怕的大瘟疫(传染病)发生的时期恰好和彗星掠过地球的时间相重合。这就提出一种可能性:瘟疫的微生物有可能是由彗尾扫过地球时带来的。否则它为什么不是长期存在,而是和彗星周期一致地突然在世界各地爆发的呢?
  不仅在历史上,当代的埃博拉病毒出血热也有类似的可疑之处,是一种颇为可疑的瘟疫。
  那几次大瘟疫后果极其严重,公元542年流行的查士丁尼瘟疫和1347年的黑死病爆发,都横扫欧洲大陆造成了整个欧洲三份之一人口的死亡。三份之一活生生人口的死亡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不过黑死病(现在称为鼠疫)不是由病毒而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但这不能推翻天外瘟疫的嫌疑,带来的病毒完全可能改变某种原来不怎么凶恶的地球细菌的"杀伤力",使它由无害变成极端致命的魔鬼。再说,直接带来太空细菌也不是不可能的。
  此外,明确是病毒性大瘟疫的可疑例子也是现成的。哈雷彗星1910年回归时从很近的距离掠过地球,1918年便发生了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流行波及到除南极外的世界各个大洲,造成2000多万人的死亡。这个数字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多。如果加上1957年和1968年两次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数就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小小的病毒杀死那么多人,简直令人心胆皆裂。过去历史上没有可靠的科学记录,但从近代的这三次流感大流行来看,它的爆发呈明显的周期性的特征,相隔的时间都很接近12年的倍数。这不是太"巧合"了吗?
  "巧合"固然有流行病本身规律特点的因素,但也不能排除另一个潜在的因素:它是由一颗不显眼的、但却是周期性地每12年左右接近地球一次的彗星(或其它天体)带来的。
  太空病毒引起瘟疫流行只是一种怀疑,没有确凿的证据。然而想要确证它则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同样,否定它也是一样的困难。你没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也没法证明他不存在),时过境迁病毒早已发生了变异,变得和地球病毒相似了,没有办法查证它祖宗的来龙去脉,但是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太空病毒为什么比地球的病毒更可怕?原因是地球人类的免疫系统对它完全无效。人类自诞生以来就生存在地球上,漫漫岁月中对所有的地球病毒几乎先后都接触过了。能够活下来的人,对于各种各样的病毒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时就不致有严重的后果。对于少数没有接触过的病毒,还可以接种针对性的疫苗来激发免疫系统。天花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患过天花或者种过牛痘的人都可以获得终身的免疫力。太空病毒就不同了,尽管它"杀伤力"并不特别强大,但人类的免疫系统面对这突然侵袭的异乡陌生来客毫无战斗准备,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就呜呼哀哉了。
  疫苗不能对付一种新出现的病毒,因为疫苗是用我们已经知道、并且已经捕获了的病毒来制造的。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都接种疫苗,但只能防止地球微生物的侵袭,不能防止太空病毒。
  所以太空病毒一旦入侵,整个地球的生物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由此看来"天外来客"是不是值得我们狂热的、无条件的欢迎,是值得冷静思考的。
  太空病毒不一定是随着彗星、陨石等天体自己冒昧前来的,有时是我们"自找麻烦"的结果。不久前"和平号空间站"服务15年后退役,在严格控制下坠落在南太平洋。坠落过程中大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了,但是仍有大约15吨的碎片散落下来。"和平号空间站"是载人的,自然从头一天起就有细菌存在,坠落的碎片带有细菌就决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问题是这些细菌在太空中整整呆了15年之久,这和呆在地球上不一样,长时间地受到空间辐射的作用,就会发生变异而成为一种潜在的威胁。许多到空间站去过的人都闻到空气里有种怪味,后来在控制板和空调机背后等隐蔽地方找到了几种性质不明的变异细菌,其中有些居然能吞吃金属或释放毒素。这些细菌在空间站里没有成为对人的祸害,但落回到地球上则不一定,可能对动植物有某种威胁,或者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继续演变成免疫系统难于对付的、象埃博拉病毒那样的杀手。当然,也可能它不适应新的环境而自行死亡,这是最幸运的结局。
  我们已经两次提到了埃博拉病毒,并非有什么可靠的事实根据说明它是来自太空的病毒。但埃博拉出血热确实有些与其它病毒传染病完全不同的可疑之处。埃博拉出血热有很强的传染性,但它的传染方式是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按照一般规律,健康人必须和病人(或动物)有某种形式的相互接触,才有感染发病的可能。所以健康人和病人两个地点之间必然有诸如人员频繁来往等的相互联系,而且彼此在地理上相隔不会太远--广州人打喷嚏总不至于使哈尔滨人感冒罢。通过医学的流行病调查,传染的来龙去脉是可以查得清楚的。埃博拉出血热却不是这样,虽然它只发生在非洲,但发病的疫点都是彼此没有联系而且相隔很远的偏僻村落。流行病调查找不到相互传染的途径,好象是天女散花般"从天上掉下来的"。
  再一个疑点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对埃博拉病毒几乎全无作用。感染之后连潜伏期都似乎不存在就发病了,先是肠道组织发生坏死性的溶解,继后全身的组织器官都迅速溶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除了给病人一点止疼药外可说是根本束手无策。病情在不受约束地发展,随着组织的相继坏死,病人到处出血和伴发可怕的高热,几天内就可死亡,只有很少的人得以幸存。发病如此猛烈表明了免疫系统的无能为力,同时也暗示世界上(至少是非洲)从前不曾流行过这种病毒。
  不支持埃博拉病毒是太空病毒的事实是,科学家现在发现这种病毒也可能存在于猴子、蝙蝠、蚊子的身上,人们可能就是从它们那里传染到的。然而,这些小动物身上的病毒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如果病毒一向就寄生在它们身上,那么为什么人们不是长期反复地出现病例,而是突然地在一个小范围里(比如一个村子)爆发?而且,一个疫点如何传递到远处的第二个疫点,而途中却丝毫不造成散落的发病?这些都是违背地球一般传染病的规律的,而"天外来客"则可以全部解释这些现象--上帝打了个喷嚏。总而言之,埃博拉出血热病毒是一个神秘的谜团。
  正因为太空微生物可以给整个地球造成不可收拾的大灾难,从月球或者火星上取回地质和大气标本的时候,科学家总是十分小心翼翼地防止无意中带回来沾染的微生物。取标本用的是机械手,取完后机械手就扔在那里不带回来了。标本放进一只密封得很可靠的容器里,消毒过外表之后才送上运送的飞船。盛装标本的容器非常坚固耐热,以免万一飞船在地球上空坠落时病毒扩散开来。
  科学家非常愿意得到太空微生物,但它必须是控制在我们掌心里的天外来客,潜入的不速之客是危险的"不受欢迎的人"。
  不过,可能有些国家很看重这些"不受欢迎的人", 也许还在随时注意研究和寻求太空微生物。因为它除了科学研究目的之外,还可以有一个用途:制造生物武器。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它的"连锁反应"波及面远比核武器大得多,持续时间长得多,毁灭范围也大得多。而且人们丝毫不知道怎样逃避它,甚至还不明白这是一种人为的攻击。
  我们可能首先遇到的天外来客未必是带着礼物的、可爱的圣诞老人。如果一旦发现自行入侵的天外来客我们应当怎么办?自然是首先把它围堵、隔离起来,然后加以控制和捕获。假如无法加以控制,就宁可使用毁灭性的消毒剂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以免遗患。这很不礼貌,但这是最安全的方式。
  (完)2001/4/21脱稿
  
  
  本文由作者本人提供,飞腾获独家授权。
  科幻桃花源
  http://www.51flying.com

Previous | Back To Main Page | Back To Top |Next
回飞腾作品目录
 (C) Copyright 51flying.com

c3.gif (176 bytes) c4.gif (1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