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国科幻的职业化建设

第一节:职业化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科幻作家的专业素质
第三节:阅读与积累
第四节:科幻工作者的评定标准
第五节:职业作者体制的建设
第六节:建立全国性科幻推广中心

一节 职业化建设的意义  第十四章


  笔者长期从事科幻艺术的宣传工作,经常听到科幻迷们问这样的问题:中国科幻作品为什么与外国科幻作品有那样大的差距?解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原因,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科幻领域尚未建立起职业作者体制。我们是拿游击队与别人的正规军进行比较。
  六十多年前,顾均正先生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集。如果顾先生能持续创作三十年,不断地积累经验,突破自我,或许也能成为与阿西莫夫比肩的一代大师。但时代并未给他这样的机会。中国科幻不断地产生一项又一项"第一":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文革后第一篇科幻小说,老舍先生十万字的《猫城记》出版四十年后,又有了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的出版。乍看上去,每个"第一"都预示着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开始。其实,真正反映出的,只是中国科幻的发展进程一次又一次被打断,一次又一次地低水平重复,一次又一次地"冷启动"的悲哀。
  不断地外力"刹车",给中国科幻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我们没有形成一个能一门心思搞科幻的专业队伍。科幻作者们不仅只能是"高级票友",而且还要时时为自己的生计找出路。因为除了极个别作者外,创作科幻不足以维持生活,更谈不上积累和提高。老作者把这一点当成经验传授给年青作者:别在科幻一棵树上吊死,将来不允许发科幻你干什么去?编辑们大多也只能把在职权范围内发科幻作品当成对科幻的支持,或者当成一种刊物促销手段。大家没有时间钻研科幻这门学问。不少发过作品的"科幻作者",搞过"科幻专栏"的编辑,对科幻的接触和理解还不及科幻小说读得多的科幻迷,提到科幻史上的名家名作,只能"顾左右而言它"。中国科幻就是在这样一个沙地上开始搭建自己的蜗居。
  科幻艺术自诞生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身规律和专业性。业余创作无论在作品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无法保证。而最无法保证的,是作者因为无法靠写科幻为业,无法在连续创作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水平。八十年代早期的叶永烈、魏雅华,晚期的吴岩、姜云生,九十年代早期的何宏伟、孔斌等人,都因为忙于本业而在黄金年龄上淡出科幻创作。这样的现象实在太多,以致于科幻杂志的编辑们开会时常互相询问,某某某又有多少年没写科幻了?某某某不知又干什么去了?
  这种现状使得大陆科幻作品有典型的业余创作的痕迹:有优秀的创意和灵感,但就是难以把它们变成优秀的作品,总是欠缺丰满和完整。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为写一部好作品,费时最多的不是创作,而是创作前的资料积累和创作后的反复修改。业余作者缺乏的正是这两块时间。不少大陆科幻作品其实都可有再加工的价值,条件是作者获得必要的创作时间。
  也正是没有形成专业化体制,科幻创作无法吸引外界成熟的人才参与,处在一种人才净流失的状况。"我呼吁科学家们和文学家们支持科幻事业,依凭你们渊博的知识和生花妙笔,写出能引人入胜的高层次科幻作品,让孩子们读后能扩展胸襟。增加知识、识别善恶、热爱科学。"(潘家铮《大家都来关心科幻事业》)。这样的呼吁言辞恳切,但如果没有专业体制建设,类似的呼吁不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因为职业科学家和职业文人当然要对投入科幻创作考虑利弊得失,而目前的科幻界实在没有什么吸引他们的有利条件。
  科幻界里,也有一些人不赞成职业化写作,(或用在一些人眼里稍含贬意的词:商业化写作)。有的人把科幻创作的职业化与作协的官方作家体制混为一谈,认为那会大大束缚科幻作者的活力。而如果把商业作者体制作为科幻职业化的基础,又担心由此带来的功利和浮燥会使作者的水平下降,生产大量粗滥之作。当然,此类意见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目前年轻一代科幻作者多出自科幻迷队伍,过于看出激情和朝气蓬勃在科幻事业中的作用。其实,任何一种事业要想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靠得都不是激情和爱好,而是运作良好的体制。
  不要忘记,自凡尔纳起,西方科幻的大厦就是由卖文为生的人支撑的。举凡我们熟悉的世界级科幻大师,如阿西莫夫、海因来因、米切尔·克莱顿等,都是商业作者。总体来说,商业化写作的利远远大于弊,尤其是在中国科幻创作尚未成形的今天更是如此。它不仅可以解决科幻作者们自我提高的问题,而且科幻创作体制一旦形成,会吸引大量新手和纯文学界、通俗文学界人士加入,届时巨大的竞争压力也会促进而不是削弱科幻创作水平的提高。

二节 科幻作家的专业素质  第十四章


  尽管"科幻作者"尚未成为一个职业称号,但不乏有人讨论科幻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比如叶永烈的自述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除了广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想像力和扎实的写作基础,叶永烈认为:'一个科幻作家应该经历一些常人不曾经历的事情,这样,幻想才能更真实'1984年,他为了体验凡尔纳《气球上的五星期》的滋味,曾瞒着母亲乘坐了一回热气球。'半空中风力很大,气球也摇晃得厉害,而且脚下有一种虚浮的感觉,仿佛气球随时都会坠落下去,心都悬起来了。'下了气球,想想真有点后怕,回家又被母亲表责备了一顿,但叶永烈没后悔,'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扳着手指向我们历数自己的'冒险史':在卫星发射中心穿过宇航服;下过潜水艇,和水兵们一起出海;乘坐过还在试制中的气垫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种C46运输机,到苏式'米6'、'米8'直升机,到最豪华的波音客机都坐过。他还云过罗布泊。'不到沙漠,就不会知道;在那儿晚上赤着脚走一圈,就算是洗了脚。'"
  "叶永烈还认为,科幻作家应该跟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广泛交流。他采访过不少在冷僻领域孜孜以求的科学家,比如研究蚊子、跳蚤、虱子、苍蝇、蜻蜒等昆虫的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都能激发科幻小说家的创作灵感。"(《叶永烈--小灵通的爸爸》原出处:《申江服务导报》)
  北京的科幻作者们充分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组织了去兴隆天文馆的参观,到西藏考察等活动。这都是科幻作者们自发地进行职业素质训练的事例。
  在这里,笔者提出一个科幻作者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标准。这个标准中不包含个人生活阅历的积累,因为那是创作个性化的基础,也不可能统一要求。但在知识结构方面,科幻作者们倒是可以建立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
  一 全面了解中外科幻的发展状况。既要了解科幻艺术的历史,又要把握它的最新动向。既要了解科幻文学,也要了解科幻影视、科幻美术等姐妹艺术。必须作到对科幻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如数家珍。这是专业科幻作家的最基本的知识要求。只有熟悉前辈的艺术成就,才能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至少保证你的创作起点不至于太低。偶而读了一两篇科幻作品就开始"照猫画虎",这样的作者虽然勇气可嘉,但终究难成大气。经常可以看到所谓新人新作在重复前人的创作,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是阅读面不够所至。
   二 有相当于高中以上水平的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
  要使读者感受到作品内涵的丰富,作者的知识面必须包容读者的知识面。那么,中国科幻读者的知识面又有什么特点呢?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站。一个人进入大学接受专业教育,或从事专业性社会劳动,他可能"术业有专攻",但在自己的专业之外,他对其它领域知识的了解,也就在高中水平。所以,科幻作者有高中水平的基础科学知识,能保证他的知识面不低于绝大部分读者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科幻作品中的科学知识一般比较浅显,基本上就是高中课程的水平。作者有高中水平的基础知识,也可保证他不至于在作品中出现知识上的低级错误。
  三 了解当今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动态
  这类知识构成了科幻作品的现实基础。只有不断追踪科学发展的脉搏,作者的题材才能开拓,才不至于因掉在科学发展实际水平后面而闹笑话。科学的发展始终对科幻作品的新颖性形成挑战。台湾作家张系国,日本作家光濑龙都是计算机专家。在他们的科幻作品中,都有"计算机吐出穿孔纸带"的情节。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完稿于1962年,当时激光技术刚刚诞生,其功率尚不能烧穿纸片。而在作品最终发表的1979年,激光武器已经成了现实。科幻作品应该跑在科学发展前面。但你必须不停地跑,才能保持这种领先位置。
  专业科学家当然也要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但他们与科幻作家的任务不同,专业科学家的了解要求专精,科幻作家的了解则要求广博。
  四 未来学知识
  
  未来学是一门以预测社会发展趋势为基本任务的科学。未来学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形态。但由于其研究内容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未来学的许多观点早已通过传媒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大众生活中间。如"人口爆炸"、"可持续发展"等。未来学的重要代表有兰德公司,罗马俱乐部这样的研究机构,也有托夫勒、奈斯比特这样的学者。
  仅举一例就可以看出未来学与科幻文学之间的渊源有多深:科幻文学的鼻祖威尔斯同时也是未来学开宗立派之人,他的论文《机械及人类进步对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之展望》是未来学的开山之作。未来学研究三种不同的未来趋势。一是力求准确地预言社会发展的具体走向。如下一年的经济以展趋势。二是"想象中的未来",抛开具体条件去思考理想前景。三是"可能的未来"基于今天的各种潜在因素探讨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事件。(吴岩《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67页)。后面两种"未来"恰好也是科幻小说的题材范围。可以说,未来学既为科幻创作提供了思路,也是科幻作品的题材宝库。
  "科幻小说的写作有一条公式是这样的:'如果……(事情实现了),将会怎样怎样……'这和美国学校里教授未来学的情况很相近,在美国教授未来学,老师要学生模拟某件事发生后的可能情况及其发展,而科幻小说便被称为'想象的实验室',它把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藉以小说方式表达出来。"(《科幻小说的写作》,转引自《台湾科幻小说大全》509页)
  五 科学学知识
  科学一直忙于探索自然与社会的奥秘,对自身的关注起步较晚。直到本世纪中叶,欧洲学者贝尔纳出版了一部名叫《科学的社会功能》的书,标志着研究科学自身的科学──科学学从此诞生。科幻文学的基本主题:科学进步的动力。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家的责任等等。同时也是科学学的研究对象。甚至可以这样说,科幻小说就是用艺术语言表达的科学学。
  刚入门的作者和读者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在作品中加几样新奇发明作道具就是一篇科幻作品。当然这也算是科幻作品。但却是下乘之作。好科幻作品要把科学当作一个整体去把握。要写出科学的本质和内涵。而这方面的素养则需要科学知识的学习。
  六 科学哲学知识。
  这门学科在国内叫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科学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对直接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来说具有基础性意义。对于科幻创作也是如此。科幻艺术中的许多根本性问题,如科幻小说的定义、科幻中的设想与现实中科研课题的区别、什么是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具体知识的过时与科学原则的错误是否是一回事等等,都只有在科学哲学的基础上才能解决。掌握科学哲学对于理解科学来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理解科学又是科幻作家必须作到的事情。
  掌握科学哲学知识,还有助于科幻界人士对科幻理论的探索工作。目前科幻理论的薄弱,很大程度上是研究方向、研究原则上存在问题。大家把相当多的聪明才智投入到象"软科幻与硬科幻"、"科学与幻想各占几分"之类很低幼的问题上。在科幻艺术的表面现象上绕来绕去,而不能深及其本质。消耗的精力与获得的收益不成比例。这其中缺乏科学哲学的修养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科学哲学在学校教育体制中尚未普及。不光是在普通教育体系中,即使是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人,往往也不了解"可验证性"、"可重复性"等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常识,只凭经验来把握科学研究。由于教育上的不普及,有关科学哲学的书籍也很难寻到。前些日子笔者在全国最大的西单图书城看到有西方科学哲学家库恩所著《科学革命》一书的中译本。这是近几年来有数不多的科学哲学经典译本之一。因此,学习科学哲学尚需要科幻作者付出很大的努力。
  七 人类学知识
  "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这门学科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6卷753页)
  人类学渊源流长,但正式产生还是十九世纪西方国家殖民高潮期间的事。当时,大量的西方人类学家来到世界各个角落,研究他们称之为"原始和"、"部落式的"、"前文字"的社会形态。但近来人类学已经开始研究当代社会领域。一百多年的人类学史上产生了莫斯、博厄斯、本尼迪克特、马林诺夫斯基等大师。他们的作品在大型综合书店的社会科学专柜上就可以找到。
  在《科幻之路》中,冈恩专门讨论了人类学与科幻艺术的关系。"科幻小说与人类学历来共有一种特殊的密切关系。许多最佳科幻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一直关注着人类学方面的问题。"(《科幻之路》四卷587页)"科幻小说研究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俨然就是一门人类学;不少人类学家已经承认,他们之所以从事人类学研究,正因为这一领域是'最接近科幻小说的学科'"(同卷588页)
  人类学与科幻艺术最大的共同课题,就是关心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问题。科幻作品中占主要地位的外星文明题材就是一种人类学式的探讨。而国外科幻名家在这个题材上的优秀之作,也常依赖于系统的人类学知识。
  八 世界各地的历史知识和风土人情。
  这一点是科幻艺术世界性特点的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才能逼真地创作出跨文化色彩的科幻作品。
  以上的标准非常强调对科学的全面了解。目前国内有一些从文学领域转来尝试科幻创作的人,或者一些文科出身的业余作者。其中个别人忽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创作中简单地抓一些科学知识作"机关布景",并自称为"软科幻"。这种创作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这只能产生边缘式作品,满足不了任何一个艺术爱好者阵营的特别需要。
  文科知识背景的作者也能写好科幻小说,但必须建立在对科学进行系统了解的基础上。纯文学作家出身的科幻小说家黄海的经验可供大家参考:"……能够精通或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是再好不过的,即使你没有,你必须喜欢。如果你根本不喜欢,而会写小说,可能就不会去写科幻小说,当然你也可以写社会科幻小说,或类似卡夫卡式的小说,变成'幻'多于'科'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写作》,转引自《台湾科幻小说大全》499)
  以上这些要求不仅仅是针对科幻作者的,更是针对科幻编辑的。由于绝大多数科幻刊物或办有科幻栏目的刊物都是临时改行,有关的编辑人员不象科幻作者那样往往由科幻迷中产生,对科幻缺乏了解的兴趣。加上科幻事业尚不存在教育体系,编辑们缺乏有关知识。不仅缺乏对中外科幻史的了解,也缺乏必要的知识面,难以理解作者的构想。编辑在科幻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低已经成了科幻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三节 阅读与积累  第十四章


  在没有专业性科幻教育机制的情况下,作者个人的阅读积累是提高水平的最主要途径。
  
  在读者来信或评论文章中, 我们看到许多关于当今中国科幻作品的批评意见。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认为与欧美科幻作品相比,中国科幻作品的内容相对空洞,思想相对肤浅。如:"小说中所谓科学成果与现实科技水平脱节,虽有杜撰的深奥名词,但空洞无物,无法使人相信。"(《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295页)"软科幻大行其道,主要是科幻作者水平不高,无法写出具有高度专业性而又有趣的故事。于是感情的比重就越来越大"(杨平《象牙塔中的传教士》《星云》98年1期19页)等等。
  作品的内涵决定于作者的内涵,这是基本的创作规律。谁也不能写出自己头脑中没有的东西。作者内涵的多少是创作方法之外的问题,也是高于创作方法的问题。它好比水库中的水,创作方法好比引水渠。为一个干涸的水库修再多再宽的水渠又有什么用呢?
  举凡中外成功的科幻作者,都以学识渊博为共同特点。雪莱夫人创作《弗兰肯斯坦》时年仅二十,相当于今天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但她的学识却足以使其写出这部科幻文学的开山之作。没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凡尔纳如何能使其作品中的人物上天入地,驾轻就熟?威尔斯不仅是一位科幻大师,还是位科学大师。是未来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本世纪英语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其后象阿西莫夫,克拉克等人都拥有博士、工程师的头衔。
  在老一辈中国科幻作家中,童恩正是考古学家,刘兴诗是地质学家,叶永烈参与编写过中国最有影响的少儿百科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在新一代科幻作家中,吴岩,杨鹏,韩松等都有硕士学位,王晋康是工程师,其他拥有本科学历,或正读大学的科幻作者比比皆是。
  我们可以从一个具体的创作实例来了解知识积累对科幻创作的基础性作用。美国科幻作家兼编辑本·博瓦在回忆他创作科幻小说《十五英里》介绍时说
  "《十五英里》写于'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前,但小说绝不可能写于本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的'徘徊者号'和'观察者号'月球观测卫星之前。这两个空间探测器发送回了大量的月球表面的照片,在我写这篇小说时,房间里到处都是我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地区的月球地图和照片。我本人在航天工业领域里工作多年,我对上月球做长期测控所需使用的各种仪器和设备了如指掌,甚至远远多于阿波罗计划中在月球仅作短暂逗留的那些仪器和设备。我与从事航天计划工作的许多人共事过或接触过。"(《科幻世界》94、2)
  平均来说,科幻作者的学识水平要高于普通文学作者,而且此规律中外皆同。构成了科幻文学的特殊现象。所谓积累,不外乎是"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由于普通文学的题材范围的特点,普通文学创作更注重"行万里路",注重生活体验和实际调查。而科幻文学的创作更重视"读万卷书"。因为比起关注现实生活的普通文学来说,科幻文学的主题一向更为高远和深刻,没有相当的学识难以把握。
  下面,笔者根据个人经验,给有兴趣成为科幻作者的科幻迷推荐一些重点图书,并提示以阅读重点。 一 中外科幻小说
  以前,作为读者,你可能只是凭兴趣去看科幻小说。过瘾的就读下去,头几页不能吸引你的书就会被放弃。即使感兴趣的作品,很可能也不会读上第二遍。但如果你要从中学习到写作技巧,就应该变化阅读的视角:科幻小说不再是娱乐品,而是研究与学习借鉴的对象,你要注意的也不再是它们的趣味性,而是其中的创作经验。特别是其中的败笔,以往这是令你厌烦的地方,而现在你要分析它们失败在何处。
  每部科幻作品至少要读上三遍:第一遍看主题。读过一遍,你至少要能说出故事题材和主旨主题。不光要理解作者着意表达的主题,还要分析作者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倾向,体会作者的创作心态。并判断这些思想内涵的价值。第二遍看情节,因为头一遍往往走马观花,会乎略一些次要情节,主要情节也会搞错。我们经常会在报刊上看到与原作有很大出入故事梗概,说明弄清原作的情节绝非易事。同时,你还要摸清作者的叙事特点。第三遍看文字技巧:有哪些巧妙的比喻?科学语言是否生动通俗?对话是否精彩等。不妨准备笔记本摘录妙言佳句。科幻作品的文字技巧是有别于普通文学的,需要特别的积累。
  有的读者会问。那么多科幻作品,都这样细细咀嚼。时间何来?其实这只是阅读经典作品的要求。需要你"细嚼慢咽"的作品包括《科幻之路》、《世界科幻名著精选》《中国最新科幻故事》《科幻世界佳作系列》等。当然,每期的《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以一些刊物上固定科幻栏目中的作品也在必读之列。因为你需要了解当今中国原创作品的水平。
  二 文学理论图书和优秀纯文学作品。
  科幻文学最基本的创作规律,如人物塑造,情节构成等与纯文学并没有什么区别。科幻文学的创作技巧建筑在纯文学的创作技巧之上。因此,掌握纯文学的创作技巧是科幻创作的基本功。更兼不少读者上来便读科幻,对其它文学并无爱好,更要选择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去看,增加纯文学方面的修养。
  三科普著作
  科幻不是科普,但科幻作者能从科普作品中汲取大量营养。与纯科学作品相比,科普作品对科学知识已经作了相当的"软化"工作,系统性和通俗性兼顾。且不少科普作品也附带着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预测。因而很适合科幻作才参考借鉴。
  四 报刊阅读
  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科幻创作。缺乏充裕的时间恐怕是共同的问题,这使得大部头著作的阅读成为难题。在这里,笔者向大家推荐一些报刊。报刊的文章都比短小。几分钟可读罢一篇,大家可用零散时间阅读。报刊信息新颖,对需要与科技发展比赛速度的科幻作家来说,信息的新颖性相当重要。报刊信息的覆盖面也相当广泛。利于大家开阔眼界。
  以下这些报刊均有助于科幻创作:
  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一个向国内外提供中文社会科学信息和经济信息的服务机构,历经40年积累,被海外学者誉为"中国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其社会科学信息出版物是从大陆近3000多种报刊上选材加工,具有大型、集中、系统、连续、灵活五大特点,品种分为三大类:1。论文。汇萃了《复印报刊资料》系列100多个刊物(印刷型);2检索性的《报刊资料索引》系列8册(年度13-15万条,印刷型及电子型);3 浓缩性的《文摘卡片》系列18种(印刷型及电子型),适合社会科学学者、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使用。
  2《新华文摘》
  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性和资料性的大型文摘月刊。它对国内千余各类报刊的学术文章和文艺作品,进行精选和再加工,或全文转载,或加以删节,或录其重要章节和论点。此外,此外,它还报道学术文化和文艺创作的各种信息,供读者查阅和研究之用。它具体设置了政法、哲学、经济、历史、文艺创作和评论、人物与回忆、文教、科技、论点摘编、读书与出版等专栏。
  作为科幻作者,《人大复印资料》是开阔眼界的最好渠道。就此目的来说,或许连目前中文网站较少,内容欠丰富的互联网都及不上。当然,相对而言价格也较高,一般每学科的复印资料都相当于一本杂志的价格,而目前的科幻作者大多只能从事业余创作,经济收入不多。故可选几种为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系统阅读。另外一些学科,当你蕴酿的题材与之相关时再读不迟。
  《新华文摘》是一份单一的刊物,价格不高不低,连续购买也可以。其中文章较长,较专业。不过,科幻作者都应该是"学者型作者",读这些学术专论应该不成问题。
  作为主要以研究社会科学为主的书报摘资料,《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中基本没有理工类学科的知识,因此业余科幻作者还应该选取其它资料作补充。
  3《自然辩证法研究》
  本刊研究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一般发展规律;探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注重对最新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的哲学探索和对自然辩证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利用当代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方法的重大成就,参与理论界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讨论。
  自然辩证法在国外又称"科学哲学",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工具。科幻创作从中得到的启迪往往要大于具体学科的知识。
  4《未来与发展》
  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主要探讨未来学与未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介绍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展望;反映各学科、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玫新设想;交流国内外未来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改革经验和新的管理方法;对改革进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并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国内外技术、经济、贸易发展走势;提供行业发展信息;介绍未来社会生活方式等。
  和科幻作品相比,《未来与发展》中的讨论或许与现实近了一些,但在科幻创作中,似远实近,似近实远,越是与现实相距不远的未来,越是具体某个领域的未来,越难以进行预言性假设。
  5《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刊物登载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评述、创新的研究和方法和技术:报道国家和地方的重要或重大生态工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分析及评估;介绍中国为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所制定对世界有较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亦刊登国内学术活动和国外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最新成果。
  6《中国环境科学》
  主要报道对中国重大环境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地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水、气、渣、噪声、恶臭、热、电磁波等的污染防治;区域环境、城市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环境污染物的监测与分析;全球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以上两个杂志是国内主要的环境科学杂志。鉴于环保题材在科幻创作中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大家也应该从这些刊物上找到比较真切的知识。
  7《天文爱好者》
  该刊主要反映天文学科的发展面貌,及时报道宇宙探测的最新成就以及重大天象和天文热点。栏目新颖、内容丰富、信息量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注重青少年和初学者的需要,设有"少年天文之家"、"星座漫步"、"星空探宝"、"宇宙信息"等栏目。辟有"爱好者之页"栏目,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交流学习心得和观测经验的园地。
  浩翰的太空从一开始就是科幻创作的主要领地,至今这种趋势仍然保留。许多科幻爱好者甚至科幻作家同时也是天文爱好者或天文学家。对于这本国内最经典的天文爱好者杂志,自然应该常加浏览。
  8《航天》
  以突出报道中国航天的成就和世界航天的发展,普及航天知识探索宇宙奥秘为宗旨;读者以中学生和广大航天爱好者为主。主要栏目有介绍中国航天的历史故事、人物、重大发射活动和远景规划的"中国航天",集宇宙之大成、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星际探测";展示世界上各种先进导弹的导弹纵横;带您走进航天员生活,体会太空之旅的酸甜苦辣的"载人航天";深入浅出地讲解航天科技和宇宙天体知识的"知识沙龙";综揽世界航天动向,汇聚航天珍闻趣事的"航天之窗";登载热门航天新闻照片,精美航天器图片以及神奇壮观的太空美术作品的"航天画廊";别出心裁,寓意深刻,谐趣中藏高科技的"航天漫画"。另外本刊也辟有科幻栏目。
  写太空必然要写宇航,常读这份通俗航天科学刊物可使业余作者把此类题材的创作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
  9《航空知识》
  内容编排上具有鲜明特色,追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每期有16版彩页,铜版纸精印,刊登航空航天飞行器及重大航空活动的精彩图片,拥有"新机介绍"、"读者之友"、"空战名史"、"古今人物"。"航空史话"、"书刊文摘"、"航空空间消息"等专栏。
  与航天比,航空领域的幻想空间较科幻小说发韧之初要少了许多,但仍然少不了有作品附带着写航空领域的新技术发展。故《航空知识》仍可列为常用的参考刊物。
  10《世界建筑》
  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面向广大建筑设计科研人员、建筑院校师生,是集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全国刊物,是全面介绍世界建筑的杂志。每期100页,双月刊大16开本,全部铜版纸彩色精印,每逢双月的18日出版。每册定价:20元,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建筑》每期有一主题,并有设计实例。城乡规划、建筑技术、建筑师介绍、建筑设计事务所介绍、建筑画选页、世界各地。书评、世界建筑简讯、名作巡礼、建筑评论、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
  虽然专以建筑新技术为题材的科幻作品极少,但几乎每一部科幻小说中都有新型建筑作为背景出现。为提高这些必备的环境描写的水平,大家不仿从现有的建筑技术中寻找一下灵感。
  11《军事历史》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办的研究中外军事历史的综合性刊物。1981年创刊。《军事历史》的栏目有"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战争史研究"、"军事思想史研究"、"军事人物春秋"、"军事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外军事交流史"、"军事史资料"、"地方军事史"、"将帅访谈录"、"忆征途"、"英雄谱"、"学术争鸣"、"军事史博采"、"书评"、"军事史文摘"等。《军事历史》为双月刊,16开,64页,彩色四封,印刷精美,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战争题材的科幻作品向来是科幻中的一大类,虽然《军事历史》是自现实向过去延伸的,但以往的优秀战例仍可以给我们以创作启发。
  12《中华医学杂志》
  本刊为高级综合性医学专业刊物,报道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边缘科学综合性研究的成果。主要栏目有评述、专家论坛、论著、简报、论著摘要、快讯、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本刊论著附详细中、英文摘要,以便于对外学术交流。
  13《遗传》
  本刊是中国百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在生物学界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读者与作者队伍,所刊登的高水平论文已被国内外多家情报检索类期刊收录。内容涉及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分子与微生物遗传学、人类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及遗传工程等方面,主要栏目有:遗传快报、研究报告、实验技术与方法、综述、学术讨论及学会动态等。
  人的进化、变异、人与疾病的战争是科幻中的重要题材,上面两份杂志可以帮助你获得一些基础性和前性的知识。
  14《机器人》
  主要报道我国在机器人学及相关领域中的学术进展及研究成果;机器人技术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应用实例;发表机器人控制、机构学、传感器技术、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以及机器视觉等方面的论文。着重报道获国家各级奖励。取得公认的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成果文章;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实现的成果文章;国家各类基金资助的科技成果文章;青年作者的优秀文章等。主要读者为从事机器人研究、制造、应用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
  机器人是科幻题材中的"老三样"了,不知这份专业机器人刊物可以使你产生什么样的新灵感。
  15《古生物学报》
  主要刊载有关古生物的研究论文,报道有关古生物学的动态和学术思想的讨论,介绍古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对国内、外重要古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对国内、外重要古生物论著的简介和评述。
  如果你再次把创作的眼光放在几十亿年的地球发展史,希望不要只盯着恐龙,历史上灭绝的生物各类远远大于现在的种类。其中也不乏象恐龙一样"戏剧性退场"的角色。
  16《科技潮》
  全国第一家大型科技文化月刊。其办刊思想与科幻艺术极为类似,就是要将科学技术与文化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常读这份刊物可以使大家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科幻创作。
  17《百科知识》
  由中国百科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文理合编的科普月刊。栏目有"百科聚焦"、"国际纵横"、"科学前沿"、"科技视野"、"绿色观察"、"地理风物"、"名人谱"、"经济透视"、"文坛风景线"、"百科数据库"、"电脑热线"、"国宝寻踪"等栏目。
  作为国内众多综合科普刊物中的姣姣者,其中不乏探索性、自然之谜类文章,以启发大家的思路。
  18《世界博览》、《世界知识》
  介绍世界文化、历史、经济文化、名人、科技、体育风情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杂志、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自创刊以来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曾在全国最佳杂志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世界知识类杂志的第一名,并多次被重点大学评为全国十佳杂志。创刊14年来,《世界博览》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内容新颖、格调高雅、图文并茂、信息量大、是公认的高档次杂志,被读者誉为"中国人看世界的最明亮的窗口"。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当然应该把眼光放到世界各地,这在科幻前辈中屡见不鲜。只是要写外国故事,一定要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河湖海,否则笔下空洞无物。

四节 科幻工作者的评定标准  第十四章


  科幻界里的人都知道,在目前的专业作家体制下,科幻作者只能加入科普作协或以儿童作家,纯文学作家的身份加入作协。这不仅抹杀了科幻作者的创作特点,而且意味着科幻作者的创作水平要由一些外行来评定。目前绝大多数科幻作者属于"半专业作者",即论身份属于自由撰稿人,但他们专志于科幻创作,他们对科幻创作的理解和把握是一般作协会员或科普作协会员所不能相比的。
  这种现状对科幻作者的个人发展极为不利。单个科幻作者没有组织依托,没有身份归属,没有创作成绩的有效评定,只凭单打独斗,对其创作生涯的发展是个很大的阻碍。当科幻作者与出版界人士打交道时,他也拿不出任何标明自己身份与创作能力的东西,除非他同时是作协会员或科普作协会员。但那两个身份实际上并不以科幻创作水平为评定标准。客观上大家也需要一个职业化科幻作者评定制度。
  笔者设想了一个"职业科幻工作者积分评定制度",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请大家讨论。
  职业科幻工作者分"小说作者"、"评论作者"、"翻译工作者"、"科幻编辑"、"专业科幻画家"、"专业科幻编剧"、"专业科幻教育工作者"、"专业科幻研究工作者"、"科幻宣传工作者"等类别。
  同一科幻工作者可以同时申报不同类别。如吴岩同时为专业科幻小说作者和专业科幻评论作者;孔斌与赵海虹同时为专业科幻小说作者和专业科幻翻译工作者;星河可同时评定专业科幻小说作者与专业科幻编辑。
  以正式报刊上发表的作品为评定标准,科幻迷自办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不计入内。
  作品确系科幻作品,包括在纯文学刊物、儿童青少年刊物或科普刊物上发表科幻作品。同一作者创作的纯文学作品,童话作品或科普作品不计入内。
   各类评定制度如下。
  一 小说作者积分评定。
  (一)以两万字以下为短篇小说,两万字到五万字为中篇小说,五万字以上为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每篇一分,中篇小说每篇三分,长篇小说每部十分。
  (二)作品如有转载,或再版,按转载或再版次数累积加分。一方面转载或再版代表着作品受欢迎的程度,另一方面转载或再版也为扩大科幻艺术的影响作了贡献。如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版多次,发行量以数百万计,对扩大科幻艺术的影响力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作品如由改编,其中改编成卡通画按一次积分累积,改编成电视剧按两次积分累积,改编成电影按三次积分累积。这主要是考虑到三种改编难度和影响力的大小。科幻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这种情况八十年代初曾有过,现在虽然没有,但这是我们科幻作者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为中国科幻影视提供优秀原创作品方面,目前这批科幻作者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校园科幻与小小说作品不计入内。但学生作者创作的正式科幻作品计入积分。如《真心英雄》等。成人作者在少儿刊物上发表的作品,如在《少年科学》等处刊发的作品计入积分。这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少儿刊物为接受科幻作品的主要阵地。
  二 科幻评论作者积分评定
  (一)以五千字以内为短篇评论,五千字到两万字为中篇评论,两万字以上为长篇评论。这主要是考虑到评论作品与小说性质不同。短篇计一分,中篇计五分,长篇计十分。
  (二)作品如有转载或再版按转载或再版次数累积加分。
  (三)"读者来信"或"一句话评论"等不计入内,必须是完整的评论文章。
  三 科幻翻译工作者积分评定
  (一)以两万字以内为短篇,两万字到五万字为中篇,五万字以上为长篇。短篇每篇一分,中篇每篇五分,长篇每篇十分。
  (二) 译作如有转载或再版,按转载或再版的次数累积记分。
  四 科幻编辑积分评定
  (一)综合媒体的科幻专栏责任编辑,每工作一年计五分。
  (二)专业科幻媒体的编辑,每工作一年计十分。
  临时性编发个别科幻作品的编辑人员除外。
  五 科幻教育工作者积分评定
  (一)主持科幻讲座,每次一分。综合科幻活动中的大会发言不计。
  (二)主持科幻选修课、培训班的,每届十分。
  六 科幻美术工作者积分评定
  (一)发表科幻美术作品,每幅一分。
  (二)出版专业美术图集,计十分。
  以上两项如有转载或再片,分别累积加分。
  (三)专业科幻杂志的美术设计人员,每工作一年计十分。
  (四)科幻系列丛书的封面设计,每幅一分。
  七 科幻宣传工作者积分评定
  (一)组织单位规模的科幻活动,每次一分。
  (二)组织市级规模的科幻活动,每次五分。
  (三)组织省级规模科幻活动,每次十分。
  (四)组织国家级规模科幻活动,每次二十分。
  (五)组织国际规模科幻活动,每次五十分。
  以上各项只为主要组织工作负责人评定分数。按活动规模与组织工作难度成正比的一般情况,单位级活动报一位负责人,市级两位,省级三位,国家级四位,国际级五位。后三项需有相关的资格认定。
  "入门简单"是这个积分系统的第一个优点。在小说、评论或翻译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短篇正式发表就可以提出申报,使这个积分系统为广大科幻作者敞开大门。数字化是这个积分系统的第二个优点。在杜绝论资排辈等问题上,以作品发表数量为依据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没有新作就意味着积分停滞不前。这个积分系统还能兼顾历史与现状,体现一些已经去世,或年事以高不再创作的科幻前辈的价值。
  这个积分评定系统的缺点在于数字化虽然能确定作者影响力大小,但可能忽略单个作品的具体艺术价值,忽略一些艺术水高的"阳春白雪"。因此这主要是个体现作品外在影响力的评定标准。
  如果这个积分制度能够得以实施,将来科幻工作者就可以向社会说明自己的真正成就。"科幻作者"也将不再是个暧昧不清的名称。这个系统也为科幻作者积极创作提供动力。
  评定工作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 由某个组织机构,如科幻小说研究会等承担评定任务,成为科幻作者积分评定机构。
  二 以自主申报,随机抽查为原则,由作者自由提供个人作品发表资料,包括详细的转载或再版记录,向评定机构申报。评定机构确定其申报内容的准确性后颁发积分证书。
  三 自首次申报后,每年根据作者新发表作品的情况增加其分数。
  四 科幻作者积分评定机构每年初将上一年积分情况印刷成册,向国内所有科幻工作者和相关出版社或媒体公布。
  以上为中国职业科幻作者积分评定制度的大体轮廓,请大家一同研究这个问题。

五节 职业作者体制的建设  第十四章


  业余作者的作品不敷选用,有的出版社转而找专业作家写科幻小说。当然,象梁晓声、朱苏进、毕淑敏、乔良等专业作家都有过类似科幻创作的尝试。但科幻创作有着与纯文学创作不同的自身规律,并非直接搬用纯文学技巧就可以奏效的。专业作家写的科幻小说,如果用科幻文学的标准来评价,恰恰十分业余。
  其实,九十年代以来,这个问题本已有了解决的条件,那就是出现了一批"业余专业科幻作者",如刘维佳、赵海虹、周宇坤、凌晨等人。论职业,他们是业余作者。但他们除了科幻之外,基本没有其它创作。他们一般出身于科幻迷,在科幻创作上钻研很久,有了相当的经验和体会。但他们这样的潜力缺乏一个释放机制。为了不给他人作嫁衣,尚无哪家出版社或杂志社计划将他们扶持为专业科幻作者。
  国内一般的出版机构不把作者视为"自己的人",他们仅充当二传手和筛选器的功能,把作者手里的作品通过挑选,然后送到读者手里。有些出版机构有所谓"签约作者",也仅仅是给作者进行一下包装而已。
  出版单位可以为作者提供许多服务,以求得共同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服务,应该是帮助作者"充电"。这其实也是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作者长期得不到知识和经验的补充,生活积累枯竭,好作品的源头就不复存在了。出版社也只能靠这些作者以前的名气赚钱,但这样的钱是赚不了多少的。
  帮助作者"充电",主要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帮助作者学习有关知识。使他们早日成为"学者型作家"。二是提供关于读者和市场方面的信息。作者缺乏全面了解市场的条件,常常盲目创作。这对于以商业出版为目的的出版机构来说,等于是一个浪费。虽然作者的时间精力是他自己的,但写出不能发的作品,等于间接耽搁出版机构的工作。因此,定期向作者发布有关读者市场方面的调查资料,会帮助作者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创作方向。
  以上两点应该成为一个商业性出版机构的日常工作。
  除了商业化体制的建设之外,科幻创作的职业化还包含两方面内容。一种社会实践成为一门专业,至少要有这么两个标志:一,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基本概念到操作方法都谈到的理论体系。不少科幻圈里的人爱把科幻文学与主流文放在一处比来比去。我想,要比的话,先要看一到主流文学有一个从几千年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理论基础。正是这个理论基础,使搞主流文学的人有依托,有归属感,使主流文学更有专业性。而科幻界的人士因为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遇到外行人指手划脚,反击起来一向苍白无力。
  其次,要有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搞主流文学的人可以踏踏实实地填写自己的履历──我是某某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或进修过某某学校的文学函授专业。相比之下,搞科幻的人总是一副草莽形象,顶多算自学成才。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能搞科幻?怎样达到这个标准?谁也没有这个标准。没有鉴定能力高下的职业标准,也就没有投提高个人能力的目标,没有赢得外界承认的前提。

六节 建立全国性科幻推广中心  第十四章


  从长远角度来讲,建立全国性的科幻艺术推广中心,既是科幻艺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幻艺术职业化建设中的标志性事件。成立这样的中心,不仅能使科幻艺术的创作与推广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将使社会各界真正把科幻艺术领域视为一个独立的存在。
  从功能上讲,这个中心将起政策研究、市场构建和利益协调三个作用。首先,科幻推广中心能从宏观上研究中国科幻事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指出科幻艺术发展的前景。上能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扶持科幻艺术的政策,下能为具体机构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其次,这个中心将起到团结组织全国科幻工作者的作用。目前,国内的科幻工作者星散在各地,缺乏沟通联系,对业务提高和个人发展极为不利。有这样一个中心是大家的共同需要。因此这个中心的主要作用是使潜在的科幻市场有形化,通过一些年会和其它活动使科幻作者、出版商与读者三方联系有效沟通渠道。而且可以组织所有在这个领域的机构进行一些共同的开发活动和集中的对外宣传。象上文中的科幻工作者评定任务,也主要应由这样的核心机构来完成。
  最后,这个中心也具有"同业公会"的性质。科幻市场总体规模这个蛋糕目前作的还不够大,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外,行内的一些分割与垄断行为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有一个利益超然的协调中心存在,有助于抑制此类行为的影响。
  从可能性上讲,建立这个中心有"科协方案"、"作协文联方案"和"独立方案"三种。以可能性来讲,在科协机构中建立这个中心比较容易实现,因为长期以来各地科协都是惟一与科幻打交道的部门。但科协方案较难反映科幻的艺术本质,极易将科幻艺术重新置于"科普工具"的狭窄范围内。"作协文联方案"如能实现,体现了科幻艺术的认祖归宗。但由于纯文学界与科幻界长期缺乏来往,以目前纯文学界对科幻艺术的了解来看,要作的工作较多。最佳选择是独立方案,但实现它要有更长的路去走。另外,只有在前面各章所述各项工作都有一定积累之后,建立这个中心才能提到日程上来。否则将因水不到而形成空渠。
  回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