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其它类型科幻艺术

第一节:科幻美术
第二节:科幻音乐
第三节:非小说类科幻文学
第四节:服装艺术中的科幻成分
第五节:建筑艺术中的科幻成分
第六节:科幻题材电子游戏
第七节:科幻魔术
第八节:科幻卡通
第九节:广告艺术中的科幻范例

一节 科幻美术  第五章


  从广义上说,以太空世界为题材的美术都可视为太空美术。它的历史可谓渊源流长,其表现范围也丰富多彩。神秘宇宙,浩瀚星空,自古以来就是神话和诗歌的发源地,它包含了一切物质世界,是自然美中最高境界的代表。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用诗歌来赞美,用神话来述说,或用绘画雕塑来体现无限而和谐的宇宙是一个永恒的艺术主题。我国汉代就有大量关于星空的较成熟的美术作品出现,主要集中在汉画像石,画像砖。如:羲和捧日、常娥奔月、北斗帝车、牛郎织女等等。当然,这些太空绘画都是与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天文学是最古老的科学,神话伴随着它逐渐发展起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在哺育人的天赋和才智的多种多样的科学和艺术中,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全部精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翻开现代天文学词典,几乎每一个星座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然而,神话只是属于幼年人类的思考。1609年,伽利略第一个将望远镜指向天空,从而结束了人们用肉眼观星的历史。不久,人类美术史上的第一幅天体素描写生《月面图》诞生了。虽然从科学的角度上看,伽利略的《月面图》还不够精确,但月面的平原,环形山脉清晰可见,而玉兔和蟾蜍却不见了。美丽的神话破灭了,美丽的星空却还是那样美丽。人们开始用更加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这迷人的星空。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相继使用,人们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天象。在1839年摄影术诞生前的二百多年里,天文学家们一直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所见的天象景观,以科学为主导的太空美术开始诞生在天文学家们的笔下。
  如果说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古代,人们将征服大自然的希望寄托在神话故事中,并吸取改造自然的动力的话。那么在今天,人们拥有了"科技"这一种神奇力量之后,便把希望和无穷的想像力都寄托在了它的身上,这就是新的神话──科学幻想。现代天文学把自然美的范围扩大到了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使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了那无边宇宙深处的壮丽世界,新的审美要求使得美术与天文学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现代美术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领域──太空美术。由于太空美术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天文学的空间探测和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以绘画的形式来展现宇宙天体真实景色以及未来人类改造和征服太空世界的艺术。从而被誉为是科学艺术完美融合的结晶,这也是其它任何一门自然科学所无法比拟的。
  早期的太空美术作品还只是以插图的形式出现在一些天文学图书和太空科幻小说中,1937年,法国出版了一个印刷精美的大型画册《在别的星球上》,作者是法国天文学家兼太空美术画家吕都。书中有一百多幅太空美术作品,很多是彩色的,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太空美术方面的专著,可谓太空美术的一个里程碑,对后来太空美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先导作用。他的作品忠实于天文观测,如对月面的描绘,与后来的登月宇航员所见大致相同。
  1944年,美国的太空美术大师邦艾斯泰在《生活》画报上发表了他的太空美术处女作:"土星世界"组画,从而揭开了现代太空美术的序幕。在他之前的太空美术作品还比较粗糙,大多属于图解性质,显得十分幼稚。邦艾斯泰将太空美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从而使太空美术成为独立的绘画领域奠定了基础。邦艾斯泰曾从事建筑设计多年,他的太空美术受到吕都的引响,力求表现科学的真实性。作品构图严谨,笔法细腻,画面朴实、厚重、深沉宏大,具有古典主义的风格。他常与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科幻大师克拉克及许多天文学家共同完成了多部书籍,画册。其作品征服了整个世界。他的作品影响教育了不只一代人,当代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太空画家就是通过他的作品影响而走上了专业道路。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从此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太空热的兴起把太空美术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航天大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太空美术家。除前面介绍的以外还有:美国的魏未、米勒、哈特曼,英国的哈代,前苏联的索可洛夫、列昂诺夫。其中列昂诺夫本人就是一位宇航员。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步入太空的人,他的太空美术作品有许多就是太空风光的写生。
  1978年,美国出版了由太空画家米勒编著的《太空美术》画册。书中收录了近百年来各国几十位画家创作的太空美术作品,精彩纷呈。此画册是第一部将太空美术作为独立画种而编辑的美术作品集,也是第一本以"太空美术"一词为名称的大型画册。
  继邦艾斯泰之后,美国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太空美术大师麦考尔。他是美国宇航局的专职画家,他的作品内容主要以人类征服和开拓太空世界而闻名于世。其画风与邦艾斯泰完全不同,作品不拘泥于细节,用笔大刀阔斧,一往无前,画面气势恢弘,场景宏大。观赏他的画总能给人以振奋之感。他曾多次为科幻电影设计宇宙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希德·米德是另一位杰出的科幻美术大师。他不是专一的太空美术家,他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大到星际开发,小到日常生活几乎无所不包。自1968年科幻电影《2001年的宇宙旅行》映出以后,他和他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在此之前,他的一位出类拨萃的机械设计师,曾为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荷兰菲利浦公司担任产品形象设计顾问,通过欣赏其作品可以发现,他对未来世界的人类活动有着极为深邃的洞察力和想像能力,并且善于将头脑中的科幻概念利用绘画艺术视觉化。通俗易懂。由于精通机械设计,他在科幻作品中所描绘的各种未来机械,对工业界,汽车制造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作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他的画非常的写实,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70-80年代,日本一位画家的太空美术作品风靡世界,他就是被称为日本的邦艾斯泰的太空画家岩崎贺都彰。他从小就受到邦艾斯泰作品的影响,对天文和绘画的追求极为刻苦,自己磨制了数十架天文望远镜,光是镜面就有六十多枚,他的口径达42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在日本天文爱好者自制的望远镜中是很有名的,他还在家中建立了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天文台。在绘画方面,他的喷绘太空作品震惊日本画坛,其画面细致精密,一丝不苟。他根据当时所掌握的最新科学知识和天体探测成果进行精确描绘,作品追求尽善尽美,将太空世界尽可能地理想化。色彩艳丽、华美,使寂静的太空一片灿烂如诗,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他出版过多部画册。1981年他的国际合作巨型太空美术画集《宇宙美景》在美国出版,同年日文本也在日本出版。此画册由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撰写文字说明,天文学家兼科幻作家卡尔·萨根作序。其版本之豪华,印刷之精美,内容之丰富,在世界太空美术画集中是空前的。
  90年代,日本又出现了一位太空美术新星,年轻的太空美术画家沼泽茂美。他与岩崎贺都彰一样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运用喷禾绘画,画面十分精细。但是画风又与岩崎不同,可以说是用当代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太空画家。他的作品时代感极强,常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描绘星球世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对未来飞行器、空间站、飞船内部控制舱室的设计达到极高的水平。沼泽茂美不但是一位优秀的太空美术家,还是一位出色的天体摄影家,他的天体摄影作品取材广泛,与他的绘画一样精致迷人。1994年,他的作品专集《宇宙图册》问世,收入了近400幅画作品,上百幅摄影作品,以及大量天文台和空间探测器拍摄的精美天体图片。是一本观赏性很强的画册。自1995年开始,我国的《奥秘》,《飞碟探索》两家杂志从此画册中节选出许多优秀作品转载发表,至今未断。近日,美国著名的天文学杂志《天空和望远镜》还专门对他做了介绍。
  太空美术作为科幻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题材领域,其作品既反映太空时代的科学成就,又反映人类对自身现在及将来进入太空世界的各种思考,并且加以深刻的揭示。太空美术是人类探索和征服太空的史诗和组画。美国太空画家哈特曼自豪地写道:"在科学技术的力量到达之前,我们已经到达也那些星球世界。"我国太空美术的奠基人士之一──李元先生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征服太空的美术"。
  在太空美术中,有一个独特的分支题材对太空美术的影响较大,这就是太空幻想美术。太空幻想美术是以太空为题材,进行纯幻想描写的美术。其本身没有科学内涵,作者只是借助太空世界来表达其它方面的寓意。如一些以太空为背景的广告、宣传画。以及纯粹表现人的精神状态、潜意识、象征性等等,这些又可看做是超现实主义题材的太空美术。它的最大特点是表现精神的无序与跳越,它可以抛开一切理性的束缚,尽情表达作者的各种情感,思想,而科学幻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是有序的,逻辑的。两者虽有很大不同但相互之间的启示,借鉴作用还是十分紧密的。
  艺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反映时代脉搏。今天,人类文明已进入前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空前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纵览当代中国画坛所反映的内容现时代发展仍有很大差距,无论绘画展览或是画册内容,那些古树古庙,陶瓷器皿,茅屋农舍等等充斥满眼,一片田园牧歌,作者们对那些早已逝去的农业文化留念不已,这些不能不说我们很多作者头脑中的时代观念还极为滞后,即使一些较前卫的美术或先锋美术之类,也只是停留在对工业社会,机器时代的反映。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在我国科学技术的普及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艺术发展的规律。现代科幻美术早已进入信息社会,太空时代。画家们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与科技密切联系的各种状况进行了许多精细的描绘与反映。这些并不是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的假想,而是紧密联系当代社会的未来探索。那些科幻绘画中所描绘的未来机械,未来交通工具,未来建筑,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等对我们今天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具有极大的启迪和参考作用。
  当代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赶现代化的步伐,我们的美术工作者,美术设计人员应多接触科幻美术,多了解科幻美术,甚至多参考与科幻美术相关的创作,充分以挥自己的想象力,反映现实甚至超越现实,使我们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更加富于时代感、未来感,而不是总跟在外国产品的后面,这样才能更具有竞争力,使产品具有更大的价值,才能够体现出"知识是财富,想像力是更大的财富"这句名言。同时,这也是提高自身科技素养,提高想象力,设计能力的有效方式。
  人类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发达,太空美术必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人类科学与艺术文化中的重要一环。由此我想:在更遥远的未来,在月球或土卫六等其它星球世界中生活并成长起来的小画家们,他们的第一幅风景写生作品一定是太空美术!
  (本节由喻京川先生撰写)

二节 科幻音乐  第五章



  音乐的太空时代始于霍尔斯特。1918年,他的《行星》组曲上演的时候让听众大吃一惊,很难相信这么一部气势磅礴的作品会出自一个英国作曲家之手。
  霍尔斯特身处新旧时代的交汇处。音乐中保留了晚期浪漫派的庞大和幽远,又加入了现代音乐独有的神秘感和紧张度。更主要的是进入1900年以后,科学的飞速发展整个地影响了作曲家的宇宙观。全曲的七个乐章分别对应太阳系的七大行星(地球未包括,冥王星则尚未发现),作曲家不再拘泥于行星古代神话中相同名字的神,全曲要表达的是在众行星间作宇宙漫游而不是宗教崇拜。生动的音乐形象、优美的意境、浅显的音乐语言使这部作品成了管弦乐曲的精典曲目之一,并影响了后来的《星球大战》、《异形》等电影配乐。
  与此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你若看过《2001年太空漫游》,当然很清楚地记得片头:日光划破黑暗的宇宙,随之而来是由远及近的隆隆鼓声。这部交响诗正是表现人类在对自身的思考中不断进步。配合影片的背景,更让人顿生无数暇想,但觉时空无穷。影片摄于1968年,不久,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上跨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科幻电影从七十年代起广受欢迎,电影配乐也随之崛起。太空音乐的黄金时代来临了。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太空中其实是寂静无声的。但在欣赏电影时,谁又会对太空中的爆炸、射击、音乐声感到奇怪呢?以约翰·威廉士为首的好莱坞作曲家创作出众多宏伟、感人的太空音乐来烘托影片所极力要传达给观众的那种神秘的、虚无飘渺的气氛。象《星球大战》系列,《超人》系列、《星际旅行》系列等。约翰·威廉士更一人囊括七项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奖"。
  不过,正如好莱坞众多的科幻电影(比如《星球大战》)极尽辉煌的本事,而骨子里仍然平俗一样,科幻电影的配乐总不外乎堂皇威武,单有进行曲的味道。只能给人一种表象化的宇宙图景。
  大约从七十年代起,日本的合成音乐开始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宇宙。合成器的音色冰冷、单纯,似乎更合乎太空静寂的环境。日本音乐使乐曲显得博大而又富有人情味。比如喜多郎就作过一首《银河》,但觉半梦半醒间飘在众星中,绝对是一种独特的感受。
  近几年,录音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为太空音乐带来新的天地。美国TELARE公司不但在音乐中加入诸如恐龙的脚步声之类的音效,还在90年开发出环绕立体声技术。听TELARE公司新近出品的唱片,直有身入其境之感,好象坐在《企业号》中一样。其中一张《星际旅行》就以优美的音乐和效果入选上海1997年十大名盘。
  太空音乐几乎各唱片公司都有结集出版。买上两,三张唱片就可以听到大部分名作,每部电影也会伴有原声音乐同步发行。迷友大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经济条件选择。在太空音乐声中读SF,也算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本节由谢积灏先生撰写)

三节 非小说类科幻文学  第五章



  文学不只是小说一种体裁,但由于科幻文学的特殊性,在小说之外进行的探索并不多,只能说有一些尝试。下面就目前能收集到的一些非小说类科幻艺术作品进行一下总结。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科幻诗是一种全新的,但涉及面却相对狭窄的表达方式。诗已是曲高和寡,再穿上一件"科幻"的紧身衣,不要说写,就是能够读到它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但随着科幻艺术的逐步繁荣,科幻诗还是默默地生长下来。国内影响力极大的诗歌刊物──《诗刊》便设立了科学诗园地,里面的作品虽然算不上完整的科幻诗,作品也相对幼稚,但至少这样的栏目还是出现并保留下来了。
  台湾诗人陈克华专志于科幻诗的创作。且看他的一段作品: 红岩的山巅有倾颓的城地散置 精灵于丛林间出没,莲花开在泥淖 就此绝望战退了逐渐没落的智慧── 是巨大肉足兽与嗜血草横行的年代的宣布 所有希望和快乐皆要学习冬眠
  诗中对未来的描写可以说近乎恐怖了,时下一些科幻加恐怖小说比比皆是,但以诗的独特视角表达出来,其中惊心动魄的壮观便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韵味绝不是一般小说可与之比拟的。
  诗人的成功在于他的重点始终在于"诗",而"科幻"是准确表达其中意义的一种背景或表现手法。当形式准确无误地为内容服务时,反而使形式由于自然,不着痕迹,而更加完美,再不会成为桎梏体裁的"紧身衣"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完全是诗人自己的手法,倘若叫一些田园诗人或抒情诗人硬拉上科幻,恐怕不仅生硬,简直就可怕了。
  科学与诗情画意原本是理性与感性的两个极端,两者的弥合如果不是出于自然的写作思路,恐怕很难写好,因此科幻诗的局限性相对其它科幻艺术形式要大得多。也许它始终不能发育完善,但至少它给人们提供一个视角:诗原来可以这样写,科幻意念原来可以这样表达。 (以上内容由张卓撰写)
  国内有据可查的第一篇科幻散文是《科幻大王》98年4月号上刊登的《远航》,作者陈尧。作品没有情节,以将要到太阳系外远航的哥哥对妹妹谈话的口吻,用优美的文笔抒发了探索者的情怀。
  更多的科幻小说虽然没有注明是"科幻散文",但从作品的立意和手法来看,实际上是散文作品。比如《飞越海峡的鸽子》(《科幻世界》98、12),从一只机械鸽的角度描绘着山川大地的美好。其意境之优美,情感之浓厚,文字之精妙,不仅是纯正的散文,甚至可以说是一篇美文。 《科幻世界》九七年十二月号上刊登了郑军的《关于科幻艺术的断想》,原名《随笔十则》,是第一篇以科幻为中心的随笔作品,记载并讨论了一些科幻创作与推广中的问题,提出了科幻应走成人化和长篇化的路子。该文在成人科幻迷中有较大的反响。
  另外,《科幻世界》杂志社的社长杨潇和总编谭楷一直主持该杂志的宣传推广工作。几乎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要留下一两篇采访报导,详述了一些科幻节、科幻聚会、作品讨论会的实况,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科幻名家的生活细节。这些文章既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关于科幻的报道体裁作品,也是关于科幻事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四节 服装艺术中的科幻成份  第五章



  处于世纪未的人们对未来的迷茫与想象已通过科幻影片展示在大家面前。早在八十年代,影片《超人》就为人们塑造了一个惩恶扬善的英雄人物,现在看来超人那红蓝相间的紧身衣似乎土气得可笑,但在当时体现了人们心目中科幻人物衣着的一种程式。超人也仅是一个表面与人无异而具有特异功能的形象。而后在影片《蝙蝠侠》中猫女通过闪亮的黑色塑料紧身衣与眼罩、手套(形似猫爪)更为夸张地塑造了介于人兽之间的形象。这不仅表现了人们对科学更离奇的幻想,也与当时服装的高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接着在形形色色的科幻影片中,人们不仅关心自身的未来环境,更多地关注太空的信息以及外星人的幻想,用透明塑料胶做成连衣裤,或是铁质盔甲的外套等,各种新奇的形象通过高科技的塑造并加入电脑制作,呈现在观众面前。
  正是有了这些影片,或者说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的人们处于跨世纪的交替中,充满对未来的好奇、茫然甚至恐惧。在服装演变的潮流中未来主义的,风格日趋明显。1996年发布的"星际纵横"(香港贸发局)主题色彩是褪了色的光泽,冷冷的金属色泽,白色、浅灰、天蓝、银粉色及水银色。在面料上采用轻工的光面布料,电脑花样的图案,凹凸织物与泡泡皱布,充分代表了纺织工业近三十年来的不断创新。加工的效果使布面显得光滑整洁,与天然布料的感觉截然不同。在外型、款式上强调的是玲珑浮凸的曲线,肩膀的外形可以是自然或是加宽的,令人不禁想起皮尔·卡丹早在六十年代具有浓厚太空味道的摩登设计。这类服装不仅力求表现高科技,同时也是高科技的一种体现:透明塑胶手饰,透明款式的太阳镜,尼龙袋子,易洁的涂层滑雪长靴,各种形状夸张的配件一应俱全。在发型上也别出新裁,各种色彩的染发,银灰色或金色等等,甚至用染发膏直接把短发抹成一缕一缕,挺直地向上竖立。在影片《第五元素》中的女外星人,正是用鲜艳的桔红色发型打破了科幻世界中一向冷冰冰的气息,为未来主义诠释了一种新的含义。
  科幻影片与时装潮流在相互推动中向前发展。人造卫星不单带来了"现场直播",更引发人类对漫游银河星际的幻想,这种幻想更促进了服装未来主义风格的发展。希望人们身处一片透着寒气的冰冷色调中,但是心中却不失人世温情。
   (本节由陶音撰写)

五节 建筑艺术中的科幻成份  第五章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建筑师狄若克里忒斯给亚历山大大帝带来一个雄心勃勃的设计方案,他说:"我要把阿托斯山设计成男人的形象,在他的左手设计出围起坚固城墙的城市,在他的右手设计出承受这座山的一切河水入海口处的大湖。"
  这是我所知道的最早的关于未来城市构想的宏伟蓝图。许多年以后,苏联的科幻作家别里亚耶夫在他的《最后一个大西洲人》中,也描述了一个类似的场景:亚特兰提斯人把整座山雕成一位半躺半卧的太阳神像,"在他贴着大腿向前伸出的右手之中有一枝角笛,一条巨大的瀑布自角笛中喷涌而出。他的左肘撑地,手掌摊开一一太阳神微笑地看着自己手掌中的座座神庙和居于正中的波塞冬尼斯大庙,以及几座大大小小的金字塔……从雕像的胳膊肘走到脚尖,足足需要两天半的行程……"
   建筑师在某些方面总是与科幻小说家有些相似之处。想想看地球上那些曾经有过的或在传说中有过的一些建筑吧:巴比伦塔、亚历山大灯塔、空中花园、索萨尔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大金字塔、马丘比丘……它们绐科幻小说家们带来了多少无尽遐想啊。而小说家有时也会禁不住地像一个规划师一说样描写幻想中的都市:像托马斯·摩尔期待能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发现的"乌托邦",康帕蒂内梦想的"太阳城",基至还有更早期的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这些小说家们对这些"虚无乡"的城墙、运河、神庙、港口、宫殿都有极具详尽的叙述,以至于人们都可以根据小说把这些城市的地图精确地绘制出来。
  在这些小说面前,建筑师的幻想之路却鲜有人知。在建筑界,固然有极多的原因使大量建筑师不得不刻意追求复古效果、民族特色,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设计者把眼光看向了更遥远的未来。这些建筑是为了未来而设计的,它们体现着设计者对未来乌托邦的激情,对已知文明的变动和可能的衰退的恐惧一一这就是未来主义建筑,它们是这些建筑师们在两个多世纪以来共同具有的一系列思想的体现。
  十八世纪的"宏伟"运动中就充满着一种先兆,艺木家们寻找创造一种与在自然尺度与力量前面所体验到相似的敬畏感,他们的方法是使用超尺度的、沉重的材质,特别是巨大的室内空间。它们不仅庞大,而且内部的视点没有尽端,更有效地传达给人一种渺小的感觉。
  1851年伦敦的水晶宫是为当年的世界博览会所建,它完全凭借着铁架和玻璃装配而成。它的轻巧透明、巨大空间、模糊的形式……处处都是未来的象征与预兆。但是它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普遍抵制和反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机器文明的恐惧心理。
  几乎在同一时期,科学幻想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载首次出现(我们都知道,《弗兰肯斯坦》描绘的正是人们对科学技木的恐惧心理),它随后带来了一个更广袤的更随心所欲的空间,到地球中心、到月球上、到太空中……这些具有更使人敬畏的可能性使得人们把政治上和建筑上乌托邦的创见转移到了文字活动中去。这一时期,文学家们关于建筑和城市的幻想反而走到了建筑师的前面。
  在二十世纪的早期和中叶,(惊奇故事》(A m azing Stories)、《惊奇科学事实与幻想》(Astounding Science Fact and Fiction)、《幻想杂志》(TheMagazine ofFantsy)中,作家和画家为了展望未来发挥想像的作品大量涌现,在他们的笔下,城市将成为巨大的更加集中的一种混合共生体出现在人们面前。阿西莫夫的《钢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关于未来的一种构想。
  这些幻想出来的巨城可能建于地下、海底、轨道上、行星上,由于周围环境的限制,它们将被迫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人们普遍担心在它内部各层次中的主命不得不品尝幽闭恐惧的痛苦。
  如果说19世纪中期欧洲建筑文化心理中的主调是传统,那么20世纪最晌亮的声音则是变革。第一个未来主义宣言是一位意太利诗人马里内蒂提出的,他热烈歌颂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他欢呼工厂、火车、流线型飞机等新技术广品:"最重要的主题将是奋勇、大胆和造反精神。一一拿起你的锄头和锤子!……挖掉那神圣古老的城市的基础!"未来主义宣言反映出那个时期广泛存在的技术乐观主义的社会心理。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原有的都市模式和建筑模式带来的一些弊病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新技木和新村料不断涌现,它们被运用得越来越娴熟,诸如张拉膜结构、网式结构、充气膜结构钩、壳式结构、帆式结构纷纷出现,各钟建筑材料的性能几平可以被发挥到极限。在这种大环境下,使越来越多不满当前建筑观念和建筑形式、躁动下安的建筑师们展示他们的才华成为可能
  高技派建筑是一种强调机器美学的设计流派,他们最辉煌的作品在巴素,那就是蓬皮杜艺术中心。它以十分引人注目的现代方式创造出一个连续的互不干扰的内部空间,所有的运转系统一一管道、线路、自动扶梯、结构不是包裹在建筑中,而是全部暴露在外,带有强烈的未来色彩。不喜欢它的人们形容它是"把肚肠翻在外面的建筑"。而高技派建筑师们则宣称,这个时代的精神在于技术。他们发出疑问,为什么建筑(作为一种居住机器)要与工业文明中的其它人造之物有所不同呢?为什么以能够使用工厂预制的能在现场快速装配的轻质精巧的构件,还要继续沿用砖块、混凝土和木材这些粗笨杂乱的村料呢?
  机器建筑学派在设计思想和建筑造型上与其有相似之处,他们的建筑形式使用机器造型、机器构件、原理和装置,根据宇航器、直升机、飞机、船,这些浮在海上或空中的机器来构成。
  美国建筑师利布斯·伍茨是新建筑的另一个畅想者,他的作品形象犹如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他的两件代表作是"地下柏林"和"空中巴黎"(到目前为止尚不可建造),它们分别在地下和空中由金属和钢结构制成。在"地下柏林"方案中,他将人类社会居住的地表和人造物都拆毁,代之以地下的巨型球体空间。他解释说,这是为建筑物提供的场所,也是为人类实验性的生活提供的场所。在"空中巴黎"方案中,他使用了现代技术、结构、材料和新工程学知识,如表面张力、空气动力、磁县浮的磁场空间等,在巴黎的上空构想出各种奇特的悬浮建沉物。
  托马斯·席勒的建筑横跨水面、气势宏伟,是另一种风格。他的方案通常想像大胆,造型新奇,却给人带来一股来自古罗马时期的气息。
  此外,五十年代始还出现了许多企图以"高度工业技术"来挽救城市危机和改造城市的设想,即所谓的"建筑乌托邦"。建筑乌托邦一直是与社会改良的设想相联系的,建筑师们式图通过建筑和城市的进化来解决社会的弊病和问题,但是他们的构想往往过于宏大、理想化、完善化、而且是从较为纯粹的建筑和城市的领域提出,因此具有明显的乌托邦性质。
  美国建筑师巴克米斯特·富勤认为以建筑单体来抵挡自然的侵袭是一种能源的浪费,在1967年蒙特利尔的世界博览会上,他展示了自己的理想:用轻质杆件构成的半球形玻璃罩把整个城市包笼起来一一与《钢窟》的设想何其相似!他还设想了另一种海上城市方案,这种小城市有20层高,可容纳15000-30000人。它能漂浮于6-9米深的港湾或海边,与陆上有路桥相通。所有机械装置都位于底层,网球场和其它运动设施在上层甲板。
  保罗·索勒里提出用高度集中城市的办法将土地解放出来,这是对世界城市无计划蔓延的一个遏止计划。这一计划被称为"生态村2",它设想在占地1700公顷,360米高,240米跨径的建筑中容纳3万人。
  建筑师凯文·利奇在《未来都市》一文中,建议用一个3英里长的立方体把24万人容纳其中。 科幻作家弗雷德里克·波尔和杰克·威廉姆逊合作的《海底三部曲》讲述了几名深海军校生在大洋深处及海底城市的冒险故事。深海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但是人类总有一天会踏入这个疆域。日本由于人多地少,土地问题极为严峻,因此对海底城市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70年代初设想的方案之一是以许多圆柱体城市单元组成一个城市整体。每个圆柱体城市单元与其它单元的连接采用自动步行装置以及运输交通轨。城市单元突出海面的大平台供直升机起降与轮船泊岸。 1960年,日本建筑师丹下建三设想了一个海上新东京,在东京湾深海底深度只有5o一80米的地方建设带形海上城市,把东京湾的两岸连接起来。1993 年,他又与中国的珠海市当局构想了一个海上人工岛计划,称之为"海市" 计划。在他的设计构思演讲中,多次提到了《桃花源记》和《乌托邦》给他带来的启发。
  乌里扬姆·卡达瓦洛斯一一一名希腊裔美国建筑师则从浮游植物那里得到启发,构想了一种在海上浮游的城市,它是由许多可分可合的单个构件组成,所有材料由化学方法形成,为了调节房间温度和保持室内清洁也采用化学物质。
  50年代到70年代的巨构建筑运运(Megastruct口re Movenent)则展示了另一种巨大的三向度永久性网架结构构成的未来城市。在结构架中可以自由安插标准模块的舱体。弗里德曼设想的这些巨构建筑可以有机主长,可以移动,甚至可以蹬越整个大陆。
  伦敦的一个叫阿其格兰姆(Archigra)的建筑师设计组合构想出一种插入式城市,运输管道和市政设施构筑成巨大的网状构架,在这些构架上可以像在插座上一样插入装载生命的容器,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友展,生活的变化,城市里的房屋和各种设施都可以周期性地进行更新。
  前苏联建筑师1丁·麦蒙的未来城市是由一个中央直径20米的钢筋混凝土圆筒和巨大的预应力钢筋网组成的系统,承受着整个城市(住宅、广场、街道)的重量。每个圆锥形城市高达 125米,它们的外形令人想起印第安人的帐蓬。
  1968年建筑师索莱利规划的仿生城市是以植物生态形象摸拟城市的规划结构,其中主干部分为公共设施及中央公园。从主干向四周悬挑出来的是四个层次的居住区。空气和光线通过气候调节器透入主干,悬挑出来的居庄区可接触天然空气和阳光,仿佛一个空中花园。
  意大利建筑师玛西莫·玛利雅·寇吉也把城市设计成树形,独立式住宅像鸟巢一样挂在树干上。这些巨大的树干中设有超级市场、公共中心、影剧院等服务设施,各种管网则最后归总到与地面垂直的主树干去。圆形的装配式住宅分为两层,上层供白天起居活动,下层主要这卧室,屋顶平台则作为空中汽车的停车台。住宅借助悬挂设施作为可旋转的单元,保证它永远是最理想的朝向。
  事实上,建造什么样的城市通常不会由建筑师来做决定。虽然由于建筑师的职业关系,这些构想比之文学家的杜撰,往往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但是受现实各方面的制约,能实际建成的方案很少很少。更多的时候,它们仅仅停留在模型草图、技木说明和概念设计一一一种建筑师的描述之中。
  但是我宁愿相信,未来建筑时代会在这些喜好幻想的建筑师们的帮助下,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德国首相科尔在莱比锡火车站通车典礼上说:"幻想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现实主义者。"这句话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未来主义建筑师应该是介于幻想和现实空间的传递信息者,也可以说,是另一个新世界的缔造者。 本篇由潘海天撰写,发表于《科幻世界》九九年二期。作者的职业是建筑设计师。

六节 科幻题材电子游戏  第五章



  自从1982年任天堂推出8位家用游戏机以来,电子游戏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从8位到16位,再到32位,64位,最近SEGA(世嘉公司)又推出了说不完道不尽的Drdamcast ,光碟机(暂定名梦工厂)。但游戏主机再好,没有软件,即游戏内容的支持,主机也只是虚有其表而已。
  科幻电子游戏明显是科幻与游戏的结合体,其实大多数电脑游戏与家用游戏都是科幻游戏。最早的科幻游戏恐怕要数《魂斗罗》和《超级玛利奥兄弟》(采蘑菇)了。其次则是忍者神龟。作为最早出现在广大游戏迷面前的《魂斗罗》,和《超级玛利奥兄弟》(采蘑菇)想必大家还记得当年为了通关而调出三十人模式,拿着霰弹枪到处乱跑的情景,和为了救公主而拼命狂采蘑菇的情景。那时,能翻一次版,可以让人高兴三天。
  现在的游戏越来越多,画面越来越精细,游戏的种类也慢慢发展出ACT(动作类)、SLG(模拟仿真类)、RPG(角色扮演类)、A·RPG(动作角色扮演类)、S·RPG(模拟角色扮演类)、FTG(格斗类)、S·FTG(模拟格斗类)、STG(射击类)、SPG(运动类)、RAG(赛车类)、AVG(冒险类)、PUZ(益智类)、TAB(桌上类)、ETG(其他类)。在PC机上,还有即时战略类,3D实时演算类、策略类等等。其中即时战略类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而这部分中绝大多数游戏都是科幻游戏。
  最著名的即时战略游戏,同时也是长盛不衰的科幻游戏,可能要数WestWood出品的《命令与征服》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沙丘》。此沙丘非彼沙丘,与赫伯特的大作《沙丘》沾不上半点关系。虽然在这款游戏中也要靠采矿来赚钱,但不是采集香料。而在近期(终究多近尚需等候)上市的《沙丘2000》则多多少少与科幻小说粘了点边,有了扑翼飞机,香料采集车。而游戏者与其他阵营对战时,还会有沙虫在战场四周出没,吞食部队。作战也更为艰苦。
  另一款科幻即时战略游戏就是Blizzard出品的STARCRAFT (星际争霸),想来大家在见到本文时可能已把星际争霸三大种族都通关无数回了。另外,Blizzard还为《星际争霸》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战网,Battle net 并制定一系列严格规则,同时宣布拒绝盗版制作。一旦确认有人作盗版,会给予惩罚,据说会删除作者在Battle net上的帐号。
  喜爱儒勒·凡尔纳的朋友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一部大师级作品《神秘岛》。而Battle net公司则推出了一款容量为5CD的同名冒险解谜类游戏。尽管这款游戏已是第二代了,而且与凡尔纳的《神秘岛》扯不上半点关系,但仍是值得一玩的游戏。亦真亦幻的世界与匪夷所思的谜题可是会让许多玩家头大哟。因为你得懂日语。
  《生化危机2》也是目前人气度极高的3D实时演算冒险游戏。在SONY主机(PS)容量为2CD。游戏中那种阴森恐怖的感觉,想必使玩过的朋友在大白天都会觉得紧张。
  国内开发商对科幻题材的游戏不甚重视,勉强能算上科幻游戏的,可能要数《铁甲风暴》了。之所以说勉强,是因为它模仿的成份太多,不过靠对机甲的不同组装来实现不同的攻击,这倒是一个新观念。国内的游戏公司似乎专注于历史、武侠题材的游戏。也许应该请智冠、大宇等公司的开发人员多读读《科幻世界》了。
   ( 本文由胡旭阳先生撰写)

七节 科幻魔术  第五章



  科幻电影是银幕上的魔术,而现实中的魔术是不是也可以引入科幻题材和手法呢?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魔术界普遍只能进行一些手工方式的表演,表现一些传统题材。而发达国家的魔术界则大量引入现代科技成果,进行规模宏大,想象力奇特的魔术表演。下面就介绍其中的一个例子。 《舞台上"夏利"从天而降》 --上海国际艺术节采访札记
  一辆金灿灿的夏利轿车,真不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是怎样突然出现在上海体育馆新搭建的舞台上的。本月11日晚,美国哈拉利魔术团首次亮相于上海国际艺术节,万人体育馆座无虚席。一万多双眼睛死死盯着舞台。舞台上没有别的东西,只见一个人把一大块布盖在台上,不一会儿,他猛将布扯掉,突然,一辆金色的夏利车出现在舞台上,把观众"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是大名鼎鼎的美国魔术大师弗兰兹·哈拉利在上海体育馆创造出的一台盅惑人心的戏。
  从11日开始到昨天的演出,哈拉利没有大的"动作",但小打小闹的"点拨"也不少。比如哈拉利把自己关在一个铁盒子里,并呆在半空中,当盒子被打开后,里面不见哈拉利踪影,他到哪里去了,人们正感到纳闷时,他却从观众中走了出来。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里面有水,且冒气泡,当一红绸盖住一分钟揭开后,缸中出现了一红衣女郎。哈拉利还在众目下,把一个有观众签名的名贵花瓶摔成碎片,然后将这些碎片拾起来用布包好,不用人管,布自动抖起来。不一会儿,一个重新拼装完好无损的花瓶从布底下升了起来,这就是被摔成碎片的那只名贵花瓶。
  弗兰兹·哈拉利是美国著名的科幻魔术大师,在他启程到上海参加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前夕,喜获世界魔术协会颁发的"1999年魔术世界最佳幻觉大师奖"。由他率先提出的魔术心理错觉新原则,不仅能将航天飞机这样的大型器械变得无影无踪,而且能将大山、大厦这样的固定物变形。移动。最具有标志性的节目是使守卫埃及金字塔4600年的狮身人面像神秘"失踪"两分钟。哈拉利强调幻觉是一种"虚构的现实",因而他将声光电集于一体,在他的节目里,充满了匪夷所思的梦幻。 …… 摘自《天津日报》99、11、13四版

八节 科幻卡通  第五章



  七十年代未,卡通画这种新颖的时代艺术在日本诞生。由于产生在科技发达的国家,再加上卡通艺术本身具有奇幻性和快节奏的特点,从一开始,科幻题材就在其中占据主要位置。卡通片《铁臂阿童木》成为当时令中国观众着迷的一部片子。《科幻世界》曾将科幻卡通和科幻小说合篇在一本刊物中,九六年才分开。而《科幻大王》至今仍保持着这种编辑方式。这说明卡通艺术与科幻艺术的读者群是多么的接近。 鸟山明与"科幻准则"
   今天,中国图书市场最抢手的漫画要数《七龙珠》。《七龙珠》的作者是中国广大青少年熟悉的日本漫画大师鸟山明。
  鸟山明,1955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从小立志漫画,初期投稿竟被退回50多次,但他毫不气馁。由于他从小爱科幻漫画、科幻读者,还不止十次地狂读《西游记》,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了基础。数年后,当《七龙珠》再次掀起科幻漫画狂潮时,鸟山明直言不讳地说:《七龙珠》构思灵感源自《西游记》。事实上故事的主角便叫孙悟空。 1981年鸟山明推出的《IQ博士》系列(即《阿拉蕾》)使其一炮打响。天真可爱而威力无穷的机器娃娃小云被制成各种玩具,产品一时多达三千余种。日本人甚至称1981年为"小云年"。不懂世事、正直勇敢、活蹦乱跳的小云为大都市紧张的生活带来缓冲剂。可见科幻的效果不可小视!
  鸟山明的作品一大特点是许多观念与传统背道而驰。比如小云一见到警车便与其冲撞,据说鸟山明就最爱骑电单车飞车过马路,常给警察找麻烦。再有《IQ博士》中他将成年人描写为呆头呆脑的傻瓜,讽刺成年人的"英雄行径"。其作品另一大特点是漫画剧情绝对天马行空,无逻辑、时空、历史的限制,将基科幻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许是科幻最了不起的地方。世界在你脑中是怎样,那你尽可能将它想成怎样!鸟山明无疑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科幻准则"。
  鸟山明用科幻,用童心画出财富,但这个永不停息的人继续地画呀画,他似乎要让整个世界因为它的漫画而更加美好、快乐。 (转引自《科幻世界》93、10期)

九节 广告艺术中的科幻范例  第五章



  广告是当代商业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门职业。在其百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越来越多的艺术色彩。而借用科幻艺术的题材和创意,是西方许多广告人习惯的作法。
  自计算机问世以来,IBM公司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魁首。一九八四年,新兴的苹果公司在电视上打出一则广告,以奥维尔的科幻名著《一九八四》为背景,将IBM公司比作小说里专制独裁的"老大哥",将选择IBM产品的顾客比作肓从的"大西洋国"民众,而一个反叛的女性则代表着苹果公司的创新行为。虽然这则广告因有侮顾客之嫌而势得其反。但它的产生无疑表现了科幻艺术在西方社会的深入人心。因为如果没有民众对原作品的广泛了解,这则广告根本无法看懂。
  在中国,第一则科幻题材的广告是八十年代末宣传瑞士雷达表的电视片。片中一些不知是外星人还是未来人的模糊人影在被沙土埋到半截的自由女神像前作考古研究。他们从废墟中挖出一块雷达表,发现它还在正常运行。这种"文明毁灭"题材在科幻作品中是很常见的。庆幸的是,尽管当时科幻艺术尚未普及,广大普通中国电视观众还是理解了这则广告的创意。
  九十年代中旬,英国烟草公司为三五牌香烟作的广告也给中国观众留下的深刻印像。这则广告没有情节,只是一大批太空站里的工作人员聚集到舷窗前,观看外面的太空美景。只见随着地球的自转,嵌在大地上的闪闪发光的"555"商标出现在观众面前。
  在那以后,中国的一些广告人也曾选用过科幻题材或高科技画面作为广告创意,但由于没有把握科幻艺术的特性,在细节真实方面作得不够,拟人化、童话化的色彩很浓,很难达到前面两个外国榜样的效果。
  也有一些企业利用科幻电影作软广告的例子,比如在可口可乐公司赞助的一部科幻片中,来到地球的外星人就用可口可乐来疗伤治病。
  值得期望的是,尽管国产的科幻片可能还要很长时间才能与中国观众见面,但几十秒长度的出色的科幻式广告却有可能先行一步,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

第六章  科幻艺术的本质
回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