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gif (323 bytes) c2.gif (323 bytes)
  周宇坤,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机电系,研究生。中国年轻一代硬科幻小说最优秀的代表人物,直追当前最著名硬科幻作者绿杨。
  最高成就是小说《会合第十行星》获98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biao.gif (4482 bytes)

  科幻评论

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之路

              周宇坤

序言

  历史证明,只要科学技术有所突破,都不可避免地会给艺术开辟出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电影,从最早的起源来看,可谓是一种技术而不是艺术。然而它成熟之后却为艺术提供了一个新颖别致的活动舞台。科学与艺术也因此在这里被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今天,科学正通过三条渠道影响着艺术的进程。这三条渠道是:
  1。科学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即艺术的内容与主题。
  2。科学作为一种新的观念改变艺术家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以及艺术观,使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表达方式为之改观。
  3。科学通过技术物化形式改变艺术家的劳动方式和劳动作品。
  比较各种类型电影,可以发现科幻电影是最充分体现出这种渗透作用的。尽管非科幻电影也往往能够借助科学的表达方式来反映现实世界里的实际问题,比如较著名的《错位》,就运用一定的科学思维,通过光色对比,空间几何化,对称性递归式情节安排,营造怪诞的场面,体现出一定的哲理寓意的。但是科幻电影却是融三种渗透作用于一炉的产物。因为科幻电影在思想上要求以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为基本的表现对象,但是具体的影片制作却需要艺术家新颖独特的思维和尖端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佐。
  在下面的章节中,将通过对国情与形势的分析,对艺术本身要求的分析,作出对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之特色的思考。并将特别对制作时的电脑技术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影片的发行提出参考性建议。
  
一、中国科幻电影发展面临的不利条件

  科幻电影的基本特点在于:从现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世界或遥远过去的情景作出幻想式的描述,亦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方面作出展望式的预测。影片以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场面生动取胜。有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社会的生活或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由于不直接承担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所以科幻片的内容可以在不违背现有科学原理的前提下,不完全拘泥于现实而作出充分的想象,从而完成它的艺术主旨:不是传达科学事实,而是传达科学精神。毫无疑问,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幻电影的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然而,回首往昔,科幻电影在中国这片黄土地上的发育却是那样地举步维艰;稍微幸运一些的科幻小说,也是几经风雨,几经沧桑,才总算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总体而言,中国的科幻史是一部不幸的历史。
  但若要指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之所以不幸的最大的原因,或是说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必然要面对的最大困难,却是常常有人作出错误的判断。就我所作的调查,人们十有八九一口咬定是资金匮乏。其实资金问题绝非最根本的问题。虽然拍科幻片一定要有充裕的资金,但一部科幻片的卖座却不是仅仅凭借影片的高投入便可以达到的。众所周知,《未来水世界》的耗资可谓是好莱坞科幻影片制作之最,达到创记录的2亿美元,但是在美国红火的这片预言式影片,在中国又怎样呢?我的一位朋友从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给我写信,谈及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
  "……中国人对科幻的认识程度还很不够,至少在我所处的地方,人们,尤其是30岁以上的人们,对科幻几乎漠不关心。他们认为科幻就是空想,是一种小孩子才会做的事。《未来水世界》在我们这里上映时,电影院做了大力宣传,并声称只上映两天。但是一天下来,去看的人少而又少。第二天,电影院不得不把原来每人8元的票价降到每人2元,并和几家学校联系,才算勉强做到满员……"
  难道这段叙述仅仅在诉说《未来水世界》在齐齐哈尔市横遭冷遇这样一个事实么?--不是!它恰恰暴露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之路上注定要遇到的最大困难。这就是大众对科幻的不理解,不关心,更不支持。--倘若谩骂声不绝于耳,或许都要比这种漠然令科幻界更好受一些。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也许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该不该投入资金和怎样网络资金的问题,而是一个应该怎样激发人们的科幻心理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相当不简单,因为它已经和中国的人文背景紧紧结合在一起了。更进一步说,正如对科幻小说颇有研究的北师大心理学系的吴岩教授所呼吁的那样,恐怕我们将不得不考虑: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究竟是不是也同样拥有一片适合科幻发展的文化土壤呢?
  吴岩教授作出的分析使我们无法表示乐观。
  吴岩教授把中西方的科幻小说的主题进行了一场对比,其中的缘由不言而喻:科幻小说的本原在西方,它从西方的文化土壤中孕生,后来才逐渐扩展到整个世界。所以要把握科幻小说的本质问题,非得回朔西方的科幻发展史不可。
  吴岩教授认为,西方的科幻小说基本上可以分成以下四类主题:
  (以最早的科幻小说为代表的宗教与反叛的主题。它常常带有向全能的上帝挑战的意味,突出人的独立精神。
  (凡尔纳式科学享乐主义主题。人类在未来种种美好的乌托邦式的生活方式与历险被描述。归根结底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欲望而不惜代价地改造自然,变革社会。
  (权力与秩序的主题,它以奥威尔的《1984》和Wells的《时间机器》为典型代表。探讨了社会本身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这是一种人们永远关心的问题,所以在当时曾对西欧文化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Wells自己就豪迈地说:改变欧洲文化进程的人物只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我。
  (罪恶与拯救主题。这一类小说往往与宗教有较深的联系,其首要的特点在于揭露出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罪恶,以及对这种罪恶进行"末日大审判"式的惩罚与毁灭。其中心思想是要表明:人类最危险的敌人恰恰是人类本身或本身的潜意识。Asimov的《黄昏》即是典型的作品。
  迄今的西方科幻小说仍旧是在重复这些主题。那么,中国的科幻小说能否也从这些主题出发呢?
  吴岩教授精辟的分析道:宗教与反叛,罪恶与拯救,这两个主题在中国的文化中几乎找不到,因此中国的科幻小说如果去写这两个主题,势必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难以赢得读者。那么,享乐主义,权力与秩序在中国文化中怎样呢?应当说,享乐主义有一定市场,中国早期的科幻作品大都属于此类,《珊瑚岛上的死光》就以科学奇迹为主要反映对象;而权力与秩序更是中国人关注的东西。故而它们可以成为我们科幻作者的文化定位。
  悠悠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而言是不利支持科幻小说这朵文苑奇芭的。儒家文化,重在人际关系,除此以外皆不予理睬,"子勿语怪力乱神"是一条严厉的禁令。墨家文化产生出的是武侠小说而非科幻小说;法家文化更是森严壁垒。至于道家与佛家文化,虽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其主张的实现方式却不是一种积极的姿态,而是通过静心修悟达到。因此科学幻想试图依附在它们上面也并非轻易之举。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总体看来,中国确实存在有相当的不利于科幻发展的因素中国的文化背景千百年来在大众思想意识上造成的观念,不是对科幻置若罔闻,就是干脆势不两立。如果说,中国科幻发展将遇到的最大困难即在于此,是并不为过的。偏偏科幻电影对资金,技术的要求又几乎是我国国情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便不难解释科幻电影比科幻小说更为悲惨的命运了。
  在此,也不妨探讨一下下面这几块"绊脚石",它们是我国科幻电影发展中的一些不利条件。
  一,资金。
  如今好莱坞的科幻影片一般是以千万美元作为经费单位,而中国普遍的制作经费也不过是十几到几十万人民币。两者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当然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千万美元制作出来的东西在我们看来也不过如此。这不能不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感觉:我们是否还有必要经营我们寒酸的科幻电影呢?若非要搞下去,那么根据中国可提供的电影资金来看,欲拍出比美国更优秀的科幻影片,恐怕不另僻蹊径是不行的了。
  二。技术。
  虽然说中国引进了用于影视制作的电脑,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一定能够完成象西方科幻片里那样的镜头。因为在国外,那些轰动的场面也不是由一家或几家电脑公司独当一面的; 它需要几十家公司的通力合作。在这种联合作战中,工作任务被逐级细化,到头来,每家公司的每部电脑只需要负责一个细小的环节,这自然有利于达到最优效果。以中国现有的状况,能否实现这种联合制作?--难说得很。
  三。经验。
  中国的科幻片也就是在80年代初随着科幻小说的渐进繁荣而起步的。拍过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实在屈指可数:《珊瑚岛上的死光》,《大气层消失》,《天球传奇》等。可人家国外却是从1896年就揭开了科幻电影的序幕,发展了整整一个世纪。怎样制作轰动的场面,怎样实现布景的巧妙搭配,怎样制作模型和运用模型,怎样获得最佳的空间及声光效果……国外的科幻片导演们都自有一套。毋庸置疑,我们的经验积累跟人家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好莱坞已经形成了几近流水线式的成熟的影片生产制作流程,而我们却还是在小心翼翼的摸索之中。
  四,剧本。
  中国的科幻小说的不发达,造成中国的科幻剧本也没有优秀的可言。剧作家不熟悉科幻文学,不擅长写科幻小说,这诚然是与中国的文化界不重视科幻文学的心理一脉相承的。而国外却情形迥异。科幻文坛每年推出数以千计的作品,长篇,中篇,短篇一应俱全,单单是雨果奖,星云奖两个世界性科幻大奖就蕴藏着无穷的科幻素材源泉。倘若中国真的要向科幻电影方面努力,必须相应地壮大科学文艺的创作队伍。
  
二、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有利条件

  以上谈及了科幻电影在中国发展的不利条件,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亟待解决却又无法解决的。
  然而,如果不同时谈论一下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未必太不公平了。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如果说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不利因素来自历史,那么其有利因素将来自未来。它更令人心动。
  第一。"科教兴国"的文化战略为科幻电影的发展营造了一片相当好的社会大气候。
  "科教兴国"的口号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响亮了。随着人们对科学的尊重,大众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改变对科幻的印象。中国科幻电影便有可能赢得比以前更多的支持与理解。赢得更多的推向社会面向大众的机会。"一分时段一分金"的中央电视台在97年3月9日上午连续两小时现场直播HB彗星回归与日全食现象,就充体现了国家重视科学教育形象化的趋势。
  第二。中国电影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文化,而消费的趋势很可能是科幻占优。
  所谓"消费文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无非是说,中国的电影应当尽力推出优秀的作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其二,便是肯定了中国电影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同时实现。如今已经不是大众没有经济实力来欣赏影片,没有休闲的心理来进入影院。相反,大众是处于选择的主动地位。他们不会主动抛弃电影,除非电影主动抛弃他们。大众的娱乐项目可塑性很大,这一方面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市场,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电影必须拿出精品。
  不难发现,当前主要的电影消费人群是15-30岁之间的人群。尤其是以青年为主。(30岁以上的成年人常常因为家务多,社交忙而缺少必要的娱乐时间。)青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的依附已经不象他们的父辈们那么深厚--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可算是一种悲哀--但是从科幻片的角度而言却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人群。他们虽然年纪轻,但是随着脑发育日趋成熟,对新奇事物和科学知识的渴求欲望会越来越高;富于幻想,乐衷于惊险刺激。在这方面科幻电影将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思想的开放与自由使得他们勇于突破传统,并在经济上,体力上,兴趣上,时间上都有条件来欣赏影片。就长远来看,青年的人口比重正在逐渐增大。他们极有可能成为科幻片的忠实观众;并一改父辈们的教育模式,把科幻的思想逐渐渗透到后代的意识中,使科幻片的影响与声望日渐增强。
  另一方面,中国科幻电影消费的主要地点将是在城市。要知道科幻片不仅仅和艺术相关,同时也与欣赏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密切相关。可以想见,在城市之中的文化程度应当比乡村之中来得高,科技发展水平也相应的超前。从而具有优良的市场基础。而且城市中有最佳的多样的宣传媒介与发行渠道。这对于一部影片的效益实现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真实的谎言》在北京的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来自于媒介的大肆渲染。此外休闲的人群也是城市多于乡村。
  社会调查表明了这两个特征值,也为中国科幻电影把握市场指明了方向。
  既然说到中国电影向消费文化的转变,就特别有必要讨论一下引进科幻大片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冲击。当前,每年引进的大片中通常都免不了有几部科幻片。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使人们建立起对科幻电影的兴趣,多少潜移默化地改善科幻电影在人们欣赏取向上的位置;但是,也应当看到,大片的引进同时也使得中国观众的眼光更加挑剔了。正如《北京青年报》上的《中国足球与中国电影》一文所说的那样,中国足球可以在引进意甲等高水平球赛的同时保证观众对中国足球的兴致不减,观众可以做到胜也爱你,败也爱你;但对于中国电影,观众却不会好也看你,坏也看你。有相当的观众说,若国产片没有引进片好,就不看国产片;若没有引进片,那就干脆不看电影。从这里可见引进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严峻挑战。尤其是科幻片的引进,使得观众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有西方特色的欣赏定势,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厌倦情绪。这使我们意识到,中国的科幻片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形象,不创新奇不行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重复西方科幻电影的道路。
  第三。中国有日渐成熟与繁荣的科幻小说,这为中国科幻影视提供了肥沃的文学土壤。
  中国当前的科幻小说正以《科幻世界》为中心,从四川大地向全国各个角落渗透。虽然在不少城市还是星星之火,但却蕴含着燎原的趋势。
  在中国的科幻作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深厚文学功底与人生阅历的老作家。他们中有的以硬科幻(主要是自然科学)为自己的风格,有的却非常擅长软科幻(主要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写作。科幻小说也有相当的一部分是情节严谨曲折,场面清晰生动的。这非常有益于科幻电影的借鉴,可以弥补我国科幻剧作家不足的缺陷。
  我们可以认为科幻小说可以作为科幻电影的后备资源,但是要从科幻小说直接形成科幻电影剧本,却一定要慎重。因为小说与电影虽然都是艺术手段,但它们引人入胜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它们之间存在不能互相适应的地方。小说被认为是通过文字达到心灵;电影,则被认为是通过形象达到心灵。对此,美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约翰·爱华德·劳逊曾经说过:
  "……如果一成不变地把一部小说改编成电影,那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乏味散文:有散文的特征,但是没有散文的魅力。"
  "电影不可能象把一本书译成外文那样,逐字逐句地表现小说对过去,对感情,对回忆的感受;表现小说的个人激情,以及表现小说的描写和分析能力。"
  还不仅仅如此。对于科幻小说而言,其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科学原理的诠释,科学技术性的描写,欲通过电影画面在短短瞬间表达出来并形成强烈的视觉形象,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尽管科幻小说从某种程度上同样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太虚幻境",但是也在某些方面削弱了视觉效果。如果要改编成电影剧本,必须经过相当的艺术加工。
  
三、中国科幻电影应有的特色

  毫无疑问,中国科幻片所走的道路不可能也不应该与西方的相同。这不仅仅是由中国科幻与西方科幻的文化背景差异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科幻片需要技术实力,担坦率地说,即便是我们竭尽全力,投入制作的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可能达到象西方科幻片那样的规模。这与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所以中国科幻电影要取得成功,就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而应当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
  这样的道路是否存在?从观众的欣赏角度对中西方科幻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我们将发现西方科幻片所以能抓住观众的奥秘,我们将发现一条属于我们适合我们的广阔的制作之路。
  1。观众对建立在自己不熟悉,不关心,无趣味的科学命题上的科幻影片不会感兴趣的。
  科学命题,即科幻片所依附的科学思想或是科学中的相关课题。从科幻片的对象要求来看,它不仅仅要求欣赏者有一定的人文修养,而且要有一定的科学素质。倘若欣赏者对于影片中所描述的科学场景或科学内容没有一定的预知性,那么多半无法理解影片所要反映的内涵。下面的列表告诉我们,美国科幻片的题材基本上都是紧密结合着本身现实中的科技前沿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有相当多的内容首先是来自于科学家们作出的可能性描述,其次才是艺术家们的加工。
  列表:
  片名:《星球大战》
  幻想成分:外层空间的空战。
  现实基础:美国80年代提出的"战略防御构想",俗称"星球大战"计划。以空间定向能武器,束流武器为实现手段。
  片名:《第三 类接触》《外星人》《独立日》
  幻想成分:外星文明来临,人类与外星文明接触。
  现实基础:美国60年代以奥兹玛计划为首的SETI工程(地外文明搜索工程)试图用无线电与外星文明建立联系。世界上的众多UFO事件以及目击外星人事件。
  片名:《侏罗纪公园》
  幻想成分:恐龙复活,人龙搏斗。
  现实基础:基因的密码破译,生物DNA的重组与再现技术成熟。
  片名:《终结者》《机械战警》
  幻想成分:运用机器人作战。
  现实基础:电脑技术发达,电脑的模拟性能越来越优异,电脑与人脑的论战一直是一个焦点。
  片名:《网络惊魂》
  幻想成分:网络时代到来,一切信息均与网络挂钩,网络犯罪也随之猖獗。
  现实基础:但是正值WINDOWS的推出,这部影片几乎算是一次经验介绍,一个有故事情节的广告。
  片名:《未来水世界》
  幻想成分:南极冰雪全部融化,世界陆地纷纷消失。人们寻求大陆。
  现实基础:世界性环保问题。经测定,世界气候的变暖确实使得南极大陆的冰雪埃逐渐融化。
  ……
  (注:《星球大战》可以说是现有电影,才有现实中的计划的。可谓是一次"反渗透"。)
  
  由于美国大众对于科学前沿正在发生的事情很熟悉,所以他们对于科幻片怀有一种极大的热忱。中国科幻电影市场其实也表现出了这点。《侏罗纪公园》在中国的轰动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相当的社会基础的。(当时是许多报纸杂志都纷纷报道这部影片,一时间人们的话题都是恐龙,全中国掀起一场"恐龙热"。)因为那一年正是中国XL-1号恐龙蛋被发现,其中的基因片断被提取的一年。当时给人们造成的印象就是可以试图使恐龙复活,恰恰同时间有了《侏罗纪公园》,所以使得人们变的对此更加热情高涨,由此这部影片的票房也大大丰厚起来。但是有人会说,我们并没有星球大战计划,没有地外文明搜索工程,没有庞大的电脑用户与网络,那观众对《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等影片的热衷又如何解释呢?诚然,我们是没有类似的科学研究,但是由于多年来传媒的作用,观众们对此早已经有了认识,并且它们都是饶有趣味的主题,人们乐于去探讨它们。这足以证明大众的科学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科幻片的成败命运。
  应该承认,中国在这方面还算是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以往所拍的科幻片如《大气层消失》,《天球传奇》都是以大家熟悉的环境问题作为科学基础的。这对于一般观众而言自然不会有理解上的困难。但是科学命题大众化并不是决定科幻电影卖座率的充分条件,虽然是很重要的,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必要条件。西方科幻电影比中国科幻电影更先一步认识到:要使科幻片吸引观众,还有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故事情境。
  2.观众希望欣赏到故事情节曲折,场面戏剧化的科幻片。
  西方科幻电影在这点上无疑是极为英明的。它尤其擅长处理科技前沿的命题 ,使之转化并发展成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境,而不是硬梆梆地把科学命题本身搬上银幕。对科学家来说,SETI可不是什么让人喜欢的工程。它本身枯燥无味,唯一的工作是在远离城镇的望远镜旁守候与等待。科学家们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可电影不能就这么表现。斯皮尔伯格勇敢地设计说:不!我们不等待,我们要让外星人来!要让他们来到地球,与人类接触,影响,作用!于是就有了《第三类接触》。它不仅没有削弱原有的科学内涵,反而更加形象地把关于地外文明的思想传递给了观众,使得观众易于接受,回味无穷。《未来水世界》是设想南极大陆冰雪融化,大片陆地重归海洋。应该说,这个科学命题从属于环境保护问题,本身的趣味性不是很高,但是西方影视界却拍片有方,千方百计地引入了矛盾冲突,并设法使这种矛盾激化成一种形象化的"交流"--一场陆地搜寻对抗。有了对抗,就增强了影片的可观性。这种积极的设法设计故事情境的做法,便是应和了所谓的"不拘泥于科学现实而充分想象"的科幻电影的要求。
  相比之下,中国科幻电影的最大弱点就是不善于设置故事情境,至少是不善于设置生动的情节。我们的科学技术不能说不丰富,但是情境却从来都是平平淡淡,尤其喜欢以一副"说教"的面目出现。好象不这么做就不能表现出影片的科学性似的。同样以环保为框架,《未来水世界》那里打得正酣,《大气层消失》却是一批身批白褂的"标准"的科学家在歇斯底里地探讨问题;而三位主人公却在磨磨蹭蹭地设计去炸毁氯气罐列车。科学家在影片中几乎是相当于"小丑"的角色,他们远离现场,观众自然不必为他们的性命担忧;而与三位主人公对抗的却又是一种没有能动性的化学物质,所以即便他们身陷困境,观众也会觉得是他们自己不小心。如此一来,对抗的激烈程度便骤然下降。因此这部科幻片虽然不难理解,可喜剧情过于平缓俗套,没有扣人心弦的高潮,严格说不能算是一部成功的科幻影片,暴露出中国科幻电影普遍存在的直(直奔主题,看头就知道结尾),硬(生搬硬套,人物说话公式化),浅(对命题切入不深,不能作出充分想象,思想僵化)的毛病。
  然而,西方科幻片的故事情境设计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商业化的趋势使得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出现了章法上的固定,情节上的陈腐。可谓是"激烈有余,新意不足"。尤其反映到影片结构上,绝大多数都按照"提出问题(矛盾出现)--交流冲突(试图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矛盾消除)"这种"完成式小说"的类型模式进行的。甚至好莱坞试图以情节中的激烈对抗来淡化科学命题本身引起的趣味,从而简化创作流程,简缩制作周期,以纯粹感官刺激来吸引观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背离艺术与科学原旨的低劣手法。这也是中国科幻片可以有所超越的地方之一。因为中国影视界向来注重对情节的意义的开发,提倡以真实,多样的情节打动观众,而不屑于纯粹的刺激。只要我们抓住这条原则来编排就已经在质量的天平上为中国科幻片加注了一枚有效的砝码。
  3。观众希望看到对未来景观的描绘。
  未来景观,并不简单地指未来世界里的或人类前所未见的"自然环境",更主要的是指"社会环境",即对于未来的社会状况,意识形态,人文科技等方面作出的大胆的预测与描述。
  对于自然环境,西方科幻片因技术的繁荣而可以做到有口皆碑,达到虚拟现实的"灵境"。《2001:太空冒险》中所展示的宇宙场景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的特色之一,瑰丽生动的宇宙令人浮想联翩。而这部影片的另一个特色在于描绘出了"高度智能化的电脑与人类本身争夺统治地位"的未来社会景观。就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而言,这种描绘无疑是超前的,但却又是我们所关心的。与此相类似,《星球大战》能够流传至今,也多半不是因为它的情节构思如何精彩,而是它对外星世界风土人情的描绘,对未来星际旅行以及太空作战场景的刻划。
  从无数成功的科幻片中都不难看出这样的倾向:影片不仅仅应当试图为观众描绘出一幅未来的风情画,而且更应当展现给观众一个可以虚拟现实,有很大真实效果的社会景观。一般而言,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为什么要这么设置景观呢?
  因为科幻片要让观众忘却现实环境进入幻想世界,就一定不能把场面设置得与现实生活别无二致,尤其不能把现实中的问题一成不变地照搬到未来世界里去描绘。这么做从根本上打消了科幻片赖以吸引观众的资本,让观众觉得这部影片已经不再具有"未来意义"上的真实,而根本就是现实。如此会令观众的兴趣被一扫而空。当然这并不是说科幻片不能把故事放到现实的环境里,事实上,影片中的房屋,树木,行人等自然景观都可以和现实中的一模一样;但是人们所面对的问题绝对不应该是现实的人们正在面对的现实的问题。
  我们不妨看看科幻小说家吉恩·沃尔夫曾就科幻小说创作所发表的一段评论。他说:
  "至关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把把背景和细节变换一下就将其他类型的故事转换成科幻小说。挎上两支射线枪(现在更可能是激光枪)的牛仔仍旧是牛仔。提出这样的警告并非就是说科幻小说不写孤零零的个人在一片半开垦的荒野里为生存而孤军奋战的题材,但是主人公的对手不应该是狡诈的赌徒,偷牲畜的盗贼或是非法强占他人土地的家伙。"
  "同样道理,约瑟夫·康拉德的一些以大海为题材的美妙小说也不要通过将其移到宇宙空间而改头换面。宇宙飞船上的成员自会有他们的麻烦事--太阳上的风暴或许会倾泻出致人死命的辐射,但是辐射却不会颠簸飞船上的乘客,反抗的骚乱或许会发生,但是反叛者不会遭到船用系绳栓的打击或由于遭受鞭鞑而被激怒。"
  这段评论虽然是就科幻小说而言的,但同样适合于科幻影视。《终结者》的成功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影片就发生在80年代中期(按影片所述),但是《终结者》所展示的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明显带有强烈的未来性质,并且由此而成为全片的焦点。自然环境如何,并不是这部影片所必须描绘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对此大兴笔墨。
  带有强烈保守思想的中国的科幻电影尤其应当注意借鉴这点。即应当去反映人们在未来可能遇到的风景(自然环境)或者问题(社会环境)。它们可能与现实有关联,然而却不是现实。当然,自然环境不是必须是未来的,这由影片而定;但是社会环境的描绘却是必须的,任何一部科幻片都避免不了。它必须与现实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只有"距离"才能产生出"美"来。
  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描绘的场面一定不要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神话或者童话。虽然中华民族的神话底蕴很丰富,但这并不属于科学幻想。《大气层消失》里,动物突然开口说话这一个情节,未免与"现实"的距离过大;因为缺乏科学基础而变得滑稽,反而降低了影片的真实性与可信度。从这里可以看到,神话虽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但要和科幻电影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现实化与神话化,是中国科幻片表现的两个"误区",中国科幻片要让人们耳目一新,在表现手法上还要向西方科幻片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上面的段落中,主要论述了科幻片表现的内容应当和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下面,将侧重论述:科幻片的内容又应当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联系。
  四。观众未必会在当时觉察到科幻片所蕴藏的"特殊的现实",但是如果一部科幻片有"特殊的现实",却会令观众有更深刻的体验与印象。
  所谓"特殊的现实",是指科幻片中所包蕴的对现实的间接反映。"特殊"二字所强调的便是科幻片中对未来的描述或者幻想,应当带有现实的影子,但是毕竟不是现实本身。优秀的科幻片应当是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完美结合。因为科幻片本身摆脱不了现实人类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而科幻片也有义务由此及彼,始于幻想,止于现实,通过幻想世界来引导,探讨现实中人们的行动方向。
  可惜,西方科幻片在这点上正在误入歧途。虽然技术上极度繁荣,但艺术上却在衰败;只注重场面的轰动效应,不注重演员的演技;只注重影片的激烈紧张,而不注重与现实世界的结合,只注重特技效果的实现,而不顾艺术被物化的危机。古老的《星球大战》除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以外,并没有告诉人们更多的积极的东西。影片中纯描绘的成分占绝大多数,而探讨性质的内容却几乎没有。最新的《独立日》也暴露出同样的缺陷。除了一次次的进攻与失败,影片在热闹之后给人的意义却很寥寥。电影的商业化使得西方科幻片不惜引入激烈的冲突与对抗,但却疏忽了对现实的渗透。只留给观众纯粹的刺激,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难怪有的评论家指出,现在科幻片带给人们的不是科学,而是灾难。
  作为正面教材,《终结者》却不能不说是一部极为优秀的科幻电影。它的特色之一便是对现实的隐射,结尾尤其令人深思。正是如此它看起来才比其他的科幻片更技高一筹。导演至少设置了四个镜头把遏制战争,避免灾难的主题间接表达出来了:
  镜头1。康尼和终结者从疯人院中把康尼的母亲莎拉救出来,摆脱了T-1000的追击后日夜兼程,途经一个加油站。场景中突然出现了两个小孩子你追我赶地玩战争游戏。这时,康尼不禁悲哀地自问:"难道人类真的在劫难逃了吗?……叫人沮丧,不是吗?"
  这一个镜头暗示了主题的一个方面:战争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甚至在年轻的一代身上,也不可避免沾染了战争的思潮。这里影片并没有过多的切入这个问题,不过把它摆了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后面将进一步探讨。
  镜头2。前往摧毁天网之前,莎拉看到康尼和终结者在一起交流,游戏。这时她不禁涌起了这样的意识:"看到康尼和那个机器人在一起,我意识到,他们永远不会分离。那个机器人不会骂他,不会喝醉酒打他,或是没有时间陪他。他会永远守护他,保卫他,直到最后一刻。"
  这里主题的另一方面被展示了,探讨了机器人这种生命形式对人类起到的积极作用。机器人虽然是被作为战争的工具而塑造的,但是他们完全可以不被用于杀人,而是用于帮助人类。生命之间的共融性被表现出来,其言外之意是:机器人和人都可以和睦相处,人和人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镜头3。莎拉的梦境。核弹爆炸,冲击波写真。
  镜头4。康尼和终结者看到了莎拉临走时刻在木桌上的"NO FATE"字样。康尼领悟到了母亲的意思:"未来并非命中注定,我们或许可以改变。"
  至此为止,影片不仅仅传达了遏制战争(尤其是核战争)的愿望,而且帮助人类树立起了对今天的信心。人类的行动也有所意指了。
  对主题的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在他们前往破坏天网资料系统时,以及最终彻底毁坏天网,终结者也结束自己的生命后,两种情形之下画外音的对比。展现在观众面前的都是一条黑暗中的大道,被车灯照亮,不断延伸向远方。唯有画外音不同。
  第一次,莎拉的声音响起:"未来就象一条黑暗中的大道。我们来到未知之地,进而创造历史。"
  第二次,莎拉却改变了这样无奈的口吻,说道:"不知名的未来正朝我们涌来,然而我却看到了一线希望。倘若机器人也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那么我们或许更能。"
  在第一次画外音时,提出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似乎暗示人类无法把握未来的命运。但是第 二次却换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提出了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主题。告诉观众,所有生命都应当共同努力,以不辜负身为人类之责任,创造出崭新的未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片断正是《终结者》的灵魂所在。影片处处留心对主题的显露,但又每次点到而已,因此在用轰动的场面吸引观众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与此相比,中国的科幻片当然还是很注重现实意义的。但是我们的表露却是太露骨了。影片中的说教过多,抓住了不放,结果反而让观众反感,失去了原有的初衷。反映特殊的现实,应当若即若离,既不要把意义一般化,浅显化,没有什么新意就传达给观众,让人觉得是陈词滥调;又要防止死板。当然主要是后者,但前者也要注意的。总之,影片对现实的探讨应当是一座"三棱镜",而不是"平面镜"。是要让观众自问:我应该怎样呢?而不是说教着:我告诉你应该怎样吧!
  五。观众喜欢角色多样化的影片,每一个角色都应当有其个性与特点,千篇一律的"人物定势"必须被抛弃。
  在主人公的理解与把握上,西方科幻片在影片类型化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主人公都无一例外地都被当成英雄来塑造。诚然,主人公需要花费大力气来表现,但是这不意味着主人公就应当被描绘成单枪匹马的独身英雄或是无敌不死的人物。由于西方科幻片本身在向"灾难片"倾斜,而受"个人本位"哲学的影响,在灾难降临的时候,便总要安排"救世主"之类人物的出现,所以看起来就出现了神通广大的英雄。这在最近几年所引进的几部刻划大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科幻片衰败的很重要的一个缘由怕是便在于此了。
  中国的电影和文学却一贯主张:不着重反映英雄人物本身,而是要反映其成长的历程;以集体的力量衬托个人的力量,表面上是英雄扬眉,实际上是表现他背后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这种设计方式显然令人信服,值得发扬。但是,中国科幻片也有自己的"人物定势"的毛病。最突出的就是:"科学=科学家"。凡是涉及到科学的,总要安排一批身穿白褂的科学家的出场。仿佛少了他们,影片的科学性就全然没有了似的。中国所拍摄的三部科幻电影都无不例外地陷入了这个定势之中。其实,在未来,科学将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那种一味的把科学家作为唯一角色的构思,实际上把大众与影片隔得更远了。试问,有谁会永远对一成不变的科学家的形象津津乐道呢?
  只有影片的人物多样化,才可能做到影片的大众化,通俗化;才能使大众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否则,中国的科幻片永远不会赢得更多的观众。
  
  六。观众不仅仅要求欣赏到优质的画面,也需要听到优质的音乐。
  音乐为影片画面配上了气氛,烘托了氛围,是一种强有力的表现工具。但是出于场面的不尽人意,中国的科幻片更是不太注重电影音乐。事实上,一部优秀的科幻片,其音乐也必定是优秀的。《星球大战》的主题曲,激越雄浑,撼人心魄,把片头的宇宙场景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时至今日,几乎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科幻片的标志了。后来它又被延续到《超人》之中,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天,设计好影片的音乐更是势在必行。有特色的音乐在使影片与众不同的同时,还会带来可观的后期收益。最明显的是音乐盒带,CD唱盘的发行。在这点上,《狮子王》获益非浅。虽然是动画片,但所包含的音乐旋律有好几种之多,以致影片之后的音像制品的收入也势头很好,
  
  至此为主,已经从主题,情节,环境,人物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科幻片应当有的特色。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中国科幻片应有的特色简要归纳如下:
  原则一:命题大众化。选择有一定社会基础,大众喜闻乐见的科学命题。
  原则二:戏剧化。独特新颖的故事清境。
  原则三:未来景观。要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描述。但不是神话,童话。
  原则四:特殊现实。要与现实有一定联系,渗透到当前人们的思考中。
  原则五:人物个性化。有个性而不是定势型的主人公形象。
  原则六:音乐动人。有特色有风格的电影音乐。
  
四、电脑制作的注意问题

  计算机拥有科学,艺术,娱乐三大功能。就艺术功能而言,便包括形象记忆和再现,模糊图象的识别,审美判断,辅助艺术创造,艺术表演等。当前,便有相当一部分电视节目是要依靠电脑来完成其中的某些特殊成分的。《科学探索》,《人与自然》等栏目就是运用电脑制作,展示给人们一些不容易见到的场景,达到虚拟现实的效果的。对科幻电影,更要求运用电脑进行场景的辅助设计与加工,形象的创造与改编,以实现特技场面。
  其基本要求如下:
  1。逼真。
  电脑制作必须要能够提供一个虚拟现实,以假乱真的场景。在通常的情况下,这类场景都是人们不可能亲历的。如恐龙活动,星际旅行。但电脑制作的使命也就在于此:让人们可以相信它们。在这方面,观众虽然没有经验作为参照,然而对制作出来的场景的真实性却有独到的审美力与评判力。他们会以场面的精细程度,灯光效果,空间层次,音响配合作为标准来确定场景是否真实可信。
  因此电脑制作的根本要求就在于逼真。达到的途径有两条:一方面要注重细节的准确性。对于虚拟的物体,形象,过程等,要尽可能做得精细,不露痕迹,天衣无缝。另一方面,虚实结合的手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法。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过,在《侏罗纪公园》里,如果影片中的树木不是真实的,而是通过电脑制作出来的,那么恐龙就不会那么逼真了。恰恰是真实的树木的存在给观众提高了能够作为可信度参考的"物标",因此观众对恐龙的真实性也就最大限度的加以承认了。
  2。新奇。
  在逼真从基础上,应当力争这一个效果。科幻片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的形象与场面。若失去"新奇"二字,科幻片与其他影片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在《奇异的航行》中,人体内部种种新奇的现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穿越血管,历经心脏,与抗体搏斗……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不创新就死亡。"制作人员就应该去尽力发掘题材中没有被前人找到的东西。这是可能的。因为即便对于同样的场面,艺术表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事实上,也必须找到影片内容与表达的新奇点。这是我们必须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特色的必由之路。
  3。惊险。
  这并非场景必须具有的特点。平静而和谐的场景同样可以感染观众。但是适当增加场面的惊险程度,可以更牢地抓住观众的心。心理学表明,人是一种乐于追求刺激的动物,因此增加惊险程度,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长时间聚焦在屏幕上。《星球大战》里最后的X翼战斗机沿着死星隧道飞行以发射飞弹的场景中,越接近最后的发射点,越有敌人顽强的抵抗。观众期望X翼战斗机接近终点,但是又害怕它接近终点。因为这对于X翼战斗机来说,是生与死的考验。它使得观众的心跳加快。"想看却又怕看,怕看却又想看",便是惊险心理最合适不过的描述了。
  科幻片若要以尽可能好的情境吸引观众,"惊险"可借鉴。过多的教诲,意味,不应该在影片中间露骨地暴露,而应当在影片过后进入人们的思维。在影片进行期间,最主要要面对的问题是给观众提供最佳的视听享受,以抓牢观众。
  但是,"惊险"必须有度。太多的惊险显然就容易变得不真实。这直接违背第一条原则。尤其当挑战愈演愈烈而主人公出于情节需要每次又"只能"安然无恙时,不真实性就上来了。此时,观众将不再关注主人公的生死命运,影片就陷入无聊了。
  4。要依赖电脑制作,但是不要一味依赖电脑制作。
  必须看到,电脑制作不是万能的。即便是《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形象是被广泛成称颂的,但是却是在抓住人员精心准备的恐龙模型基础上完成的;《终结者》虽然拥有描绘液态金属机器人的特技,也仍旧需要启动相应的机械仿真模型来拍摄片头的那场战争场面……所以说,电脑制作是不能解决所有拍摄问题的。电脑更主要的功能在于处理而不是创作。它还必须以其他多种特技手法为基础(如模型构筑,冰铜布景…),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认识这点,势必陷入电脑制作的误区,忽视实物拍摄本身。
  诚然,我们要摒弃那种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有意破坏浪费的做法(《真实的谎言》就真的用导弹炸毁真实的大桥。)。因为这不符合我们的国情与艺术创作原则。但是,该采用的模型,还是应当采用的。
  
  当然,电脑特技制作将是资金大量消耗的过程。一般而言,特技效果要好,则对于资金的渴求也就要增大。这势必会使资金问题突出起来。没有资金后盾,便很难有大手笔,也赢不来好的效益。与其拍了电影没有人看浪费,不如多花些钱拍好了去争取效益。虽然资金并非越多越好--《未来水世界》花了2亿美元,也不见得比其他科幻片好--但是资金更宽裕些,我们总能做得更好。
  
五、宣传,宣传,再宣传!

  很难说,观众前往电影院之前自己已经衡量过了影片的质量。事实上,在没有欣赏之前,观众根本不可能对影片的质量提出看法。他们之所以作出去看的决定,是因为外界的宣传,媒介的传播,吸引着他们去看。即所谓的"炒"的作用。《真实的谎言》在北京的轰动多少应该使中国的电影界悟出一些什么了:一部影片的成功,一半在于质量,一半在于宣传。没有宣传,就没有观众,一切都是空谈。
  宣传至为关键。在进行中至少要注意:
  1。大力宣传势在必行(又一个资金消耗所在)。不花血本,造不出声势,又谈何经济效益?谈何社会效益?电影院要宣传,电视界要宣传,报界要宣传,凡是能动用可动用的传媒,都要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宣传的意义便在于为观众提供导向,抛砖引玉,不故弄玄虚,唯点到而已。让观众自愿走入电影院。
  2。一定要注重连锁效应的开发与利用。西方影视界从来不把电影理解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相反,它与其他艺术领域,经济领域,生活领域都有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影片成功之后可以迅速扩展到音像制品,卡通漫画,娱乐电玩,通俗文学,商品玩具等诸多领域,带动起持续的多元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其他领域也往往可以作为影片的宣传广告媒介,为影片扩大影响。中国科幻片在这方面远不如西方科幻片。影视界总喜欢单枪匹马,与其他媒介联动性差。不仅失去众多的宣传机会,也失去了以同样成本换回更多收益的可能。
  3。先做好赔本的思想准备。这倒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有备无患。人们从不关心科幻电影到接受科幻电影,思想转轨总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不能期望在一次性投入后便立竿见影,大获丰收;也不应当以这种态度来发展我们的科幻电影。要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没有坚持到最后胜利的信念而只凭借侥幸,不如不要动手。更要打消掉通过科幻电影"一夜轰动"的念头。
  (完)
  本文由作者本人提供,科幻桃花源友情推出。
  科幻桃花源:http://www.51flying.com

【 Previous | Back To Main Page | Back To Top |Next】
回科幻评论目录
 (C) Copyright 1999 flying

c3.gif (176 bytes) c4.gif (17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