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非市场性的科幻推广工作
  

第一节:科幻研究工作
第二节:向媒体进军
第三节:科幻教育工作
第四节:个人科幻宣传
第五节:科幻迷团体的建设
概 述

  市场方式是推广科幻艺术的根本方法。但是在科幻事业这个范围广泛大的领域,也有许多工作是不可能用市场方式开展的,如基础性研究,普及性教育等。还有一些工作可能有远期的市场效益,但近期内属于"打水漂"式的投入。这些工作属于非市场性的宣传推广工作。与尚有回报前景的科幻市场开发相比,这些工作更缺少先驱者。不过即便如此,国内也有一些热心人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本文将对这些努力作一个大致的总结。

一节 科幻研究工作  第十三章


  中国科幻事业为什么举步艰难,里里外外可以找出许多原因,但缺乏理论指导肯定是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之一。有价值的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今天,国外的优秀科幻作品已经大量地摆在读者面前。国内的作者和编辑也在这方面作了几十年的实践。应该说,在这个领域产生扎实的理论,在资料方面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
  到目前为止,我国科幻界人士进行的理论探索大致有以下这些:
  一,台湾作家吕应钟编写过一本系统介绍科幻文学的图书:《科幻文学》,于一九八零年在台湾出版。至今尚未有大陆版本。
  二,黄尹主编《论科学幻想小说》。此书是一篇论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于一九八一年出版。收集有当时第一流科幻作家的研究文章。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到,当时不少科幻作家试图对科幻创作进行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有的文章条分缕析,已经初具轮廓。可惜由于大环境不利,这些探索基本都中止了。
  三,一九八八年,黑龙江伊春的科幻爱好者姚海君自费编辑科幻迷刊物《星云》,后来这本刊物演变成专门编发科幻理论和评论文章的同仁刊物,在科幻圈内部极有影响。目前已经出至第二十七期。积累有几十万字的文稿。这些稿件多出自新一代科幻作者之手,时代感很强。由于姚海君兼收并蓄的编辑方针,《星云》成为科幻圈里最好的论坛。
  四,一九九零年,科幻作家叶永烈和日本科幻作家星新一编辑了《科幻小说辞典》,该书主要以缩写的形式收录国内外科幻代表作,并兼发评论。
  五,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教师吴岩自一九九一年开办科幻文学选修课。作为教材,吴岩编辑了内部发行的《科幻小说教学参考资料》,收集了一些很有质量的论文。
  六,山西的《科幻大王》不定期辟有科幻评论专栏,刊发有关文章。
  七,《科技日报》编辑延宏在该报上也不定期辟有科幻专栏,以发表评论文章,国内外科幻作品介绍为主,积累了一些优秀的理论探索文章。
  八,自一九九七年开始,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沙锦飞主持对中国科幻事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是国内第一个由专业研究机构出面进行的科幻研究。
  九,四川科技出版社于一九九九年编辑出版一套《科幻文学辞典》,集录了一批高水平的介绍性文章。
  十,福建少儿出版社以社会效益为重,翻译出版了美国科幻理论家冈恩的名著《科幻之路》。该书主要为世界科幻史上优秀作品的汇编。原本后两卷也正在编辑中。冈恩在每篇作品前加长篇评论,系统介绍了一百多年间世界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并为中国读者写了前言。这部书的翻译使国内的科幻工作者接触到了国外先进的科幻理论。
  十一,《科幻世界》几年中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读者调查。其中九五年进行的"如果我是主编"和九八年未进行的读者调查都收到了两万份左右的答卷。是中国科幻事业中惟一的量化调查。但该调查中获得的原始资料未能得到妥善加工处理。
  所有这些探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热心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推动为基础。这与科幻事业本身还没有形成体制有关。由于缺乏资金支持,除《科幻世界》杂志社组织的调查外,其它理论探索基本是围绕创作中的问题进行的。也就是说,对科幻艺术内部规律的研究超过了对它的外部环境的研究,以至于作者和编辑工作者对读者需要和社会大环境的状况心中无数。进行系统投资,发展规模化的"对外研究"将是下一步科幻研究的重点。
  科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个单一学科的研究界限。全面的科幻研究工作必然是跨学科的。下面,笔者就这个领域可能进行的研究领域设想了一些课题,供参考:
  一,教育学课题:
  (1)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应用现有的科幻艺术成果。
  (2)专业科幻艺术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二,心理学课题:
  (1)科幻创作中的想象力机制分析。
  (2)科幻艺术的接受心理研究。
  三,社会学问题:
  (1)作为亚文化群体的科幻迷群体研究。
  (2)科幻事业的职业化和体制化。
  (3)与科幻有关的政府行为研究及政策拟定研究。
  四,市场学研究:
  (1)科幻艺术产品的消费对象。
  (2)科幻艺术市场的综合开发。
  五,文艺理论研究:
  (1)科幻艺术的美学规律。
  (2)科幻艺术的创作规律。
  (3)科幻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
  另外,还有一些基础性的资料收集工作,包括:
  1建立作者--作品档案
  此档案应收集中国历史上出版过的所有科幻作品,以及所有(哪怕仅有一篇作品)的作者名录。包括解放前中国的科幻作者,以及台、港、海外华人的作者作品名录。这是中国科幻的全部家底。对于任何一个想研究,甚至想了解中国科幻的人来说,这种档案库都是绝对必要的。
  2建立出版单位和有关机构的工作情况档案。
  3定期普查全国科幻消费者的基本情况。
  所有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要为一项根本性的研究服务,那就是对中国科幻事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研究。西彦有云,对于没有目标的航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而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将为科幻事业竖起最有力的风帆。

二节 向媒体进军  第十三章


  一本科幻刊物本身就有媒体的性质,但本节中所说的媒体,主要指综合性的大众媒体,包括电视台、电台、日报、晚报等。这些媒体的受众之多是科幻刊物无法相比的。一份大型晚报通常有几十万上百万读者,这还只是在某个城市范围里的读者。而象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媒体,其受众达亿万之多,拥有巨大的覆盖面。
  综合性媒体都有自己的固定栏目和节目版块。其中与科幻艺术有关系的大致有文娱栏目、科普类栏目和教育类栏目三类。目前关于科幻的新闻较多地出现在后两类栏目和版块中,但最终它们应该出现在文娱类栏目或版块,这样更符合它的本来面目。
  与专业科幻刊物不同,综合性媒体主要报道突发性、时效性新闻,而科幻艺术的热点目前并不是很多,这也是它不受媒体重视的一个原因。这些年大型媒体广泛报导科幻新闻的突发性事件只有两次。一次是九七年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这次由《科幻世界》出资几十万举办的活动,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国内主要媒体关注,是科幻界自创热点的成功范例。相比之下,九九年高考作文题引发的热潮则是科幻界抓住机会宣传自己的成功范例。这次宣传热潮也覆盖了从中央电视台到小型报刊的各个层次。
  总结以往经验,科幻界在对综合性媒体的利用上,要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周期性的宣传热点。上面两次成功的大范围宣传都是临时性的,相隔时间很长,受众对科幻艺术的关注会逐渐冷却下来。而组织一些年度性的节目、会议等则会起到逐渐升温的效果,坚持下去,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媒体重视科幻。
  二,大力扶持综合性媒体中的热心支持者。在各类综合性媒体中,总会有个别人出于对科幻事业的理解和热情,自发地利用自己现有的条件宣传科幻。湖南经济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王欣然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他坚持创办的《科幻时空》节目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科幻宣传阵地。对于这样的有心人,各地科幻界人士都应主动提供资料,帮助他们办好有关栏目,并且将他们接纳到科幻界中来。
  三,与媒体中有关的记者和编辑人员建立协作关系。一般综合性媒体的栏目都有专人负责采编工作,称之为"跑某某线"。由于其工作具有全面综合的性质,使得他们的知识结构面面俱到但缺乏专精,在一些具体领域需要内行人长期供稿或提供有关资料。各地的科幻作者和科幻协会负责人应该与当地综合性媒体的有关工作人员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以便经常性地在版面上为科幻争得露面的机会。
  以上三点都是策略上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科幻界人士必须具备主动性。要知道,目前科幻艺术并不是受人关注的热点,媒体对科幻艺术的不重视是自然而然的事。不能用等待和依赖的态度对待媒体。一定要有创造机会和抓住机会的积极态度。
  附:电波中的科幻(湖南经济广播电台王欣然)
  科幻与电波--广播的关系,无论是在以科幻还是在以广播为话题的讨论中恐怕都是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国内"科幻成为热点"似乎言之过早,而广播在媒体群难逐鹿的今天早已推动了二三址年前的风光,二者的结合自然也就不那么引人瞩目。但是,不"惹眼"并不等于缺乏价值,在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中,笔者有很深的感受"在宣传、推广甚至推动科幻上,广播有它的不可忽略的独到之处。
  首先,广播是真正的"交互式"。
  在所有的媒体当中,广播最便于与受众进行即时直接交流,这一点庸置疑:这边主持人话音刚落,那边几条热线就已"有话要说"。在受众自我意识日益强化,不再人云亦云的今天,这种能自由交流的方式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笔者曾通过长途电话与《科幻世界》的谭楷、阿来两位老师分别作过"北京国际科幻大会"、"科幻文学的创作"等专题节目,同时开通热线,让听友"现场采访"。平时也不时有科幻话题小讨论,以上种种,听友反响强烈!
  这种优势,唯有因特网能具有,但在目前的中国,因特网上和电波里的讨论所具有的影响力,实在有天壤之别。
  其次,广播让科幻"活起来"
  从笔者的"科幻时空"节目第一期开始,就非常注重以"演播"的方式来推介科幻名家名作。无论是《冷酷的平衡》、《天幕坠落》、《我、机器人》、还是《三色世界》,在请人分角色扮演或自己演播时,我都注意音效与背景音乐的搭配处理,以营造出尽可能真实的氛围。 科幻小说就是"前瞻性的文学",描写"未来"的作品。这恰恰给了广播节目最广阔的表现空间_机器人走过来,报告"前方有敌舰!"话音刚落,飞船就中弹了。这段情节用电影来表现,恐怕非得运用包括电脑特技在内的大批人马。而在广播里,只需嗡声嗡扎的一句话、移动声、爆炸声、警报声就足矣。在听众脑海中,这同样会留下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的、深刻的印象。在以情动人上,声音的表现力更是不可多得,在录制《冷酷的平衡》时,我请了一位声音甜美的老师扮演"妹妹",播出后不少听众来信"供认"自己为她的"不幸"而落泪!
  笔者认为,在传统心理上,中国的受众还是更乐于"听故事",因此情节曲折动人,言之有物的文学作品一直比过于注重理念的文学作品具有广阔得多的市场。针对这一特性,具有动感而又不失"神秘"、给听友仍留下想像空间的科幻广播剧是不是让科幻在人们心中"活起来"了呢?
  再者,广播的受众成份非常适合科幻传播。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与电视相比,广播受众的受教育程度要高出不少。而在青少年,特别是高等院校学生当中,广播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考虑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说广播适合科幻传播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互联网络的超高速发展,国内已经出现了一批比较有质量的科幻网站。与正规媒体相比,网站建设投入少见效快,灵活机动,这是其如雨后春笋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网络是未来传播业的核心,而科幻网站的建设无疑使科幻宣传抢占了一个制高点。(参见附录五)

三节 科幻教育工作  第十三章


  在世界科幻艺术史上,第一个将科幻小说引入课堂的教师是美国纽约城区学院的山姆·莫斯考维奇。他于1953年首创科幻课程,但无甚影响。1962年,希利加斯在科尔杰特大学开设的科幻课程获得成功。风气渐开,到七十年代末,美国已有大约20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科幻课程。"科幻小说现今仍然使学校感兴趣。中学和高等学校仍然开设科幻小说入门课并且正在增设一些高级科幻课程。一些研究生正在从事科幻小说博士生科研项目。"(《科幻之路》三卷726页)英国的情况基本与美国相似,只是数量略少一点。 科幻学位在英国设立
  位于英国威尔士南部的格拉摩根大学日前宣布,将于今年9月首次在英国高校中开设科幻本科学位课程。设立该学位的目标是培养能在自然科学、科幻创作和大众传媒间融会贯通且"富有想象力"的专门人才。在为期三年的学习期间,学生们将通过全新的方式体会科幻创作与实际科研间的关系。学生们除了重点研习如何用虚构的方式来阐释科学之外,还要接受相当正规的理科专业教育。
  科幻本科专业拟设立的课程将包括以下主题:什么是科幻、宇宙中的生命、空间与时间探索、宇宙学、太阳系的演化以及未来学等。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科幻大家的经典名著外,还将对《星球大战》等科幻题材的影视剧和电子游戏进行研讨。该专业的毕业生将在出版、教育、科研和新闻记者等众多就业领域成为抢手的人才。(摘自《科幻大王》99、9期)
  日本、前苏联等国也有在大学教育中引入科幻课程的尝试。除此之外,在这些国家中,许多中学也引入了科幻课程。这些国家的科幻课程主要有两类。文学院校的教师直接将科幻作品作为研究和教育的对象。理工类院系的教师则把科幻作为辅助读物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在国内,北师大教育管理系的吴岩老师和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吴定柏老师是这方面的开拓者。其中吴岩的科幻选修课前后开过七届,听过课的学生超过千人。一大批在北京上学的大学生从此走上科幻创作,他们中的不少人毕业后回到四面八方,成为当地科幻创作的主力。记得我与成都市大学生科幻迷坐谈的时候,不少科幻迷都羡慕北京的大学生能有这样一个中国科幻的"黄浦军校"。吴定柏是国际知名的翻译家,不过由于资料缺乏,笔者不了解他的教学实践情况。在科幻事业还处于民间状态和个人行为时,吴岩与吴定柏的探索尤为可贵。
  成都七中是进行普及性科幻教育的一个实例。该校在张祖群、文仲瑾等领导的组织下,与《科幻世界》杂志社配合,坚持在学生中进行科幻文学的常识性教育,并且搞过多次校园科幻征稿,许多学生的稿件获得刊发。使成都七中成为国内罕见的以科幻活动为特色的中等学校。
  另外,国内还有个别教师利用授课条件宣传科幻艺术,或协助有关刊物搞科幻征文。如四川乐至县中学的语文教师蒋有国,亲自在学生中组织科幻社团。其他还有吉林白城市的邢继英老师、吉林白山市的赵永红老师、云南玉溪的郑照玉老师、重庆綦江县的康晓玲老师、四川成都的童华池老师、江苏南京的何文斌老师、湖南长沙的帅志华老师、河北衡水的邢东老师等,都是热心于科幻宣传的积极分子。
  与全国成千上万所学校和无数名教师相比,这些人的数目虽然微不足道,但他们的经验却非常宝贵。这些人的存在,也改变了以往在科幻艺术这个领域,将教师与学生划分开,认为学生喜爱科幻,而教师一定反对的偏见。
  科幻教育分职业教育和普及性教育两种。在不能系统的和大规模面授的情况下,可以对四面八方的科幻迷进行刊授、函授培训,提高科幻迷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这种方式特别适合目前科幻迷相对分散、彼此交流和通信不便的现状。也是培养新一代科幻作者的最佳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中小学课堂上对普通学生作科幻艺术的普及性宣传。这既是使下一代人系统了解科幻艺术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科幻艺术消费者的方式。只有系统的早期科幻教育,才能进一步释放科幻艺术的教育效果,对广泛提高国民素质起作用。将科幻作品渗入中小学教材,进而渗入中小学教育,应该是我们科幻界人士长期努力的目标。

四节 个人科幻宣传  第十三章


  几十年间,全国各地产生了成千上万名科幻迷。如果这些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身边那些不了解科幻的亲朋好友介绍一下科幻艺术,那么科幻艺术就拥有了一只宣传大军,其力量之大,覆盖面之广,作用之深入,是任何组织机构所达不到的。当然,很多科幻迷也了解这一点,并且身体力行地进行过尝试。在此,笔者只就平时掌握的一些资料进行一下总结。
  要当好科幻的宣传员,科幻迷首先要全面了解科幻文学:多少名家,哪些名作,各有什么特点。还要了解发展科幻文学的社会意义。有了这些知识贮备,在宣传时才能作到有自信,有深度。否则三言两语就会在辨论中败下阵来。科幻迷需要有耐心。科幻本身是舶来品。绝大部分中国人不了解科幻是一个既成事实,否则也无须大家挖空心思去宣传。不能指望稍加言辞,宣传对象就会立刻对科幻着迷。如果一个人花一个月时间才让一个朋友喜欢上科幻,这个速度看似很慢,但如果持之以恒,一年就会发展十二个新科幻迷!而他们每个人还能影响周围的一些人,这样算下去将是一个几何级数。
  要作好这项工作,科幻迷还必须具备开放的性格。不少科幻迷在读者来信中都表达了一种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有的科幻迷对此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你们不理解我的爱好,我也懒得和你们解释呢。于是自我封闭的现象更重。这种心理需要改变。科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倡导理解和交流的艺术,科幻迷也应该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另外就是要掌握宣传方法。下面就总结几种宣传方法。
  一 推己及人法。
  一个人肯定不是一生下来就爱好科幻。那么,宣传得首先要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促使自己接触科幻的诱因是什么?是一本科幻书?是一部科幻片?是一篇介绍科幻的文章?自己对科幻是"一见钟情"?还是逐步改变态度?在你向别人宣传科幻之前,最好把自己这些经历好好总结一下。因为你身上发生的事,极有可能在别人身上重演。你可以有意地把自己的爱好与经历推广到周围人身上。
  二 偏见修正法
  偏见是不少的对科幻敬而远之的内因。一旦消除偏见,也就扫清了一个人接触科幻的内在障碍。不要对别人的偏见抱有情绪,科幻艺术本来就是一种舶来品,绝大部分中国人不了解它,进而不欣赏它是很正常。关键在于弄清具体的人抱有什么具体的偏见,然后对症下药。比如,对方认为科幻是儿童文学或通俗文学,对其艺术水平不屑一顾,那么你就请他读一本思想深度足够厚重的作品。如果对方认为科幻作品里面尽是"伪科学",你就应该为他提供一部认真严谨的科幻作品。反过来,如果对方认为科幻就是科普文章,其中的知识太硬,太难懂,你也能提供轻松愉快,故事性强的作品。能作到对症下药的前提,在于科幻迷对科幻文学的各门各派有足够的了解,品种丰富的科幻作品能使不同的人从不同的侧面对科幻产生兴趣。
  三 以多胜少法
  当一个科幻迷置身于一些非科幻迷中间时,会感受到心理上的压力。但这个道理也可以反用:几个科幻迷一起形成一个科幻的小氛围,然后请一位非科幻迷朋友到这个圈子中来。这样,他对科幻的态度会很快发生变化。这里的关键在于"各个击破"。要在人数上对非科幻迷形成"暂时优势"。

五节 科幻迷团体的组织建设  第十三章


  科幻艺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它有着内聚力很强,文化程度较高的爱好者群体。并且,这个群体是科幻艺术提高水平与扩大影响的主力。不少科幻界人士都介绍过科幻群体的活动情况,比如:
  "在科幻文学领域一个最值得赞扬的特点是其参加者的活动能量,各种科幻社团应运而生,各种活动、奖励在全球设立,年会定期举行。其最高会议就是世界科幻年会和世界幻想化装晚会,参加者必须身着奇装异服的化装年会更是精彩,每年都有成千人参加。"(布赖恩·奥尔迪斯《世界科幻文学运动》,摘自《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科学幻想小说的创作和出版已经不是一个文学现象了。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已经渗入人们的生活,而且渗透得那么深,以致出现了数以百万计Fan--'科幻迷'。'科幻迷'们还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组织,有的叫Club--'俱乐部';有的叫Workshop--'创作组'(这是科幻迷们尝试自己创作科学幻想小说的组织)。但最通常的叫Fandom--我想,可以译为'科幻迷之家'。有的还出版了报刊,叫FanZine可以译成《科幻迷之报》。这些全都成了英语的新词了。英语里还有两个十分有趣的新词:Fiawol和Fijagh。Fiawol的意思是'科幻迷之家是一种生活方式。'真不简单,对一种东西的癖好竟然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在许多国家里,人们喜爱科幻小说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许多人阅读科幻小说已经成为嗜好,整个身心投了进去。Fijagh的意思是:'科幻迷之家正是一种讨厌的癖好。'不难看出,这个词与前一个词是针锋相对的。不过,'科幻迷之家'居然惹人生厌到如此地步,也人反面证明'科幻迷'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不容漠视的地位。"
   "……在科学发达的国家里,科学渗透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享受着科学的恩惠,同时把更美好的希望寄托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上面。这就产生大量'科幻迷'的社会基础。"(郑文光《介绍科幻迷》《新观察》1982、2)
  科幻迷团体的产生和状大,是科幻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美国科幻史丛书《科幻之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科幻迷成了一个有影响的群体。这个群体是这样形成的,先是这些科幻迷写信给科幻杂志,这些信在杂志的读者来信中刊登出来;然后,科幻迷之间互相开始通信。只要一个社区里的科幻迷不是单独一个……比如费城、纽约、和洛杉矶……俱乐部就成立的。"(《科幻之路》第二卷51页)如果把费城、纽约和洛杉矶换成北京、上海、太原、成都等中国地名,这段话几乎也可以用来总结中国科幻迷团体发展的历史。
  虽然中国科幻创作自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但由于中间潮起潮落,时断时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有一定数量的科幻迷群体,当然也不可能有科幻迷团体出现。在我国,有记载的第一个科幻迷俱乐部是黑龙江伊春市的姚海君于1988年建立的,命名为"中国科幻爱好者协会"。这个俱乐部吸收了全国各地的一大批科幻迷骨干,并创办有会刊《星云》。该刊物曾与《科幻世界》一起在92年美国举行的世界科幻大会上展出过。个别外地会员的活动还上过当地的报纸。1995年,《科幻世界》杂志社开始组织科幻迷活动,并在内刊《异度空间》上发布各地科幻迷名录。各地科幻迷纷纷从这个名录上找到当地的同好,进而组成各类科幻协会。
  由于相距遥远,上述这两个科幻迷组织中的一些成员又在自己的家乡建立起科幻团体。先后有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四川、山西、吉林等近十家科幻协会诞生。由于经验不足,这些协会大部分无疾而终。1998年底,《科幻世界》杂志以"200科幻迷团体共迎两千年到来"为主题,对各地科幻迷活动给予新的推动,使全国各地创办科幻迷团体的活动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目前国内较有成绩的科幻组织和群体。一是北京科幻作者群,由众多当前的主流青年科幻作者组织,周围有大批科幻迷;二是成都市高校的一些科幻协会,他们依托《科幻世界》杂志社,经常可以组织活动;三是总部设在天津的飞腾科幻军团,是一个业余科幻作者的群体,联系着国内的许多青年作者,并带动了天大、南大、复旦等数所高校科幻协会的成立;四是长春地区的几个高校科幻协会,在长春衔接科幻书屋的组织下承办过几次大型科幻宣传活动。
  科幻迷团体主要有两种,一是"启下型",即将本地的一些有志于科幻事业的人组织起来,为大家提供交流场所,以及必要的信息渠道,主要是与各杂志社出版社建立关系。协会帮助大家提高水平,进而取得创作成绩。这类团体的人数不多,以频繁的交流活动为特点。二是"承上型",它们主要承接正式机构组织的宣传活动,在本地区进行有声势的科幻宣传活动。这类团体的规模大,人数多,甚至有数百人的科幻协会。但活动次数极少。通常一年不超过三次。由于人数多,其中必然有骨干力量与一般爱好者的区别。
  科幻迷团体使分散的科幻迷有了交流的地方,对促进每个成员的成长大有作用。科幻迷活动是科幻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国外的经验看,不少科幻作家,科幻编辑,科幻出版商都是从科幻迷协会中产生的。他们首先从这里了解到读者口味并获得锻练。科幻迷活动还能沟通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从艺术上对作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他们的创作水平。
  这一规律对于中国也是适用的。在中国,科幻艺术的地位长期没有解决,这就使得它不可能有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截止到八十年代末,中国的科幻作者、编辑、出版者都是从其它领域转过来的。他们热情有余,科幻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其中大部分是将科幻创作与出版当作副业去搞,缺乏钻研的条件,一遇困难极易退缩。这就使得中国科幻长期处在一种业余状态。直到九十年代,一批从前的科幻迷成熟起来,开始进入创作、编辑工作,甚至从事出版经营,中国的科幻事业才算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半专业队伍。而这只队伍的摇篮正是科幻迷组织。这些组织不仅象一般爱好者组织那样使成员寻找到知音,还起到了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作用。在科幻界没有自己正式组织的情况下,形形色色,遍布全国的科幻协会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沟通作用。一方面,各出版社,杂志社在组稿、宣传等工作上要寻求这些社团的帮助,另一方面,各地的科幻爱好者也可以从社团中获得单纯阅读所得不到的信息。
  笔者根据对十几个大小不等的科幻协会的观察,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力求有合法地位。
  这是一个社会团体发展壮大的基础,否则在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极易自生自灭。如果是由已经参加工作的成人为主组成的科幻迷协会,应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社团登记。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是,国家对科幻艺术的归属尚无定论,地方民政局无法将其单独作为一个类别办理。国内有一些地方的科幻爱好者进行过申请尝试,但无一获准。
  比较成功的经验,是加入相近领域的组织,然后从中建立分会。如中国科普协会科幻小说研究会就是其中成功的例子。另外,大学里建设科幻迷团体,手续相应要简单一些,只需要向本校校团委或学生会申报即可。目前能以"合法形式"出现的科幻迷团体,主要是这类协会。
  第二 坚持活动为先的原则
  任何组织都是为了完成某种活动才成立起来,否则它们就成了空架子。不少科幻迷组织热闹地成立起来,然后静悄悄地散去,原因就是根本找不到什么活动可做。这类团体大都是赶潮、攀比的产物:某某市、某某学校成立了科幻协会,所以我们也要成立。结果常常是勉强开了成立大会,就偃旗息鼓了。
  这条经验也适用于那些已经组织起来的科幻迷协会。有的协会一开始就设立各式各样的机构:什么正会长、副会长、内务部、外联部……其实,一个新的科幻迷团体往往不过几个、十几个人,要作的事也就是提供活动地点,通信,请名人作报告等。这样的事全体会员一起努力就能干完,忙于设立许多空机构,只能导致人浮于事,把精力浪费在内耗上。
  组织科幻协会,一定要坚持活动为先的原则。把组织活动当成第一要务。如果在组成协会之前,发起人不能预先计划好半年甚至一年内可以开展的活动,那么最好不要贸然发起组织。当然,将活动排满半年或一年,并不是需要月月、周周有活动,一般对于学校内的社团,剔除寒暑假时间,有六次活动就可以保证一年的日程安排。平均一个多月组织一次活动。如果是成人科幻协会,会员有固定收入,一年可以组织八到十次活动。这其中活动周期很有学问:周期短了占用精力太多,不易安排;周期长了容易使协会变得松散。
  适合科幻迷团体组织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请科幻作家作报告。由于目前国内的科幻创作还未形成体制,不象纯文学作者那样各市各县均有,因此这类活动只能根据条件开展,就近邀请。搞作品评价,这应该是现阶段科幻迷团体活动的主要内容。一般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阅读常是不深入的,而开讨论会,则会促使大家深入探讨,从作品中发现许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得到新的收益。而且,目前的科幻作者缺乏与读者沟通的正式渠道,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读者反馈,以便改进自己的创作。如果能以某个作者的作品为主题举办不同的讨论会,并与作者建立联系,对于双方都是很大的收获。搞科幻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周转的环境中造成影响,让以前不了解科幻的人接触它,进而喜爱它。北京、天津、成都、长沙、长春等地的科幻迷都举行过"科幻节"之类的活动。这种大型活动可以对外造成影响和声势。对外联系,与周边地区的科幻协会进行交流也是一种重要活动。科幻协会不应变自我封闭,搞成本地区,甚至本校本班的小团体。通过科幻艺术广交朋友,开阔眼界,应该是办科幻协会的主要目的。
  具体活动列举如下: 一 创作类活动 1 组织创作研讨会。2 分工组织系统的刊评和书评。3 集体投稿。 二 宣传推广类活动 1 请科幻作者、编辑、出版人员举行讲座。2 向当地媒体介绍科幻艺术。 3 寻找并发展新的联系制会员。4 开展与非科幻类的相关社会团体的交流,如当地作协、科协等。 5 参与开办与科幻市场有关的商业机构。 三 交流类活动 1 制作本组织的网站或刊物。2 联合通信。3 与其它科幻迷组织形成情报交流机制。 4 组织相邻科幻团体之间的聚会。5 派代表参加大型科幻艺术集会。
  以上这些活动穿插进行,一般可以保证一年六到八次的水平。不少科幻迷协会的负责人认为资金筹措是个大问题。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以上这些活动加在一起,搞成普通规模和等级,所需资金一年总共不超过千元,一个协会内部就有足够的消化空间。关键是组织的活动让协会成员觉得有价值有意义,这样大家才容易慷慨解囊。活动有意义有计划,找合适的赞助人也不成问题。
  第三,保证协会的适度规模,切忌过于追求名分。
  以往科幻迷团体在成立时,喜欢为自己加一个很大的头衔,从"华夏……"、"中华……"到"某某省科幻协会"的招牌都有人用过。组织者的初衷大概是为了便于吸引会员。但在名不符实的情况下,这种想法很难成为现实。会员一旦加入就会知道大帽子底下空洞无物的事实,反而使组织人很被动。而且,在没有相应民政部门审批的情况下,起这样的名字也有违法规。
  其实,一个科幻协会最吸引人的仍然是它的活动。活动适量且有特色,协会自然有凝聚力。另外,过大过重的招牌也会增加负担。由于目前邮政通讯费用不低,跨省市组织活动代价很高。即使是一个城市内,如果超过百万人口,组织活动也很不便。一个民间的科幻团体最好以本单位为"势力范围",借助本单位即有的组织体制进行活动。这样事半功倍,且无合法性问题的担忧。如果有余力且有必要发展,再走从小到大,逐渐扩张的路。不过以笔者的看法,一个民间科幻组织,如无商业考虑,搞很大的规模实无必要。另外,称号上与其仿效行政体制挂省市之名,不如起能体现科幻色彩的名字更有意义。
  第四 处理好办刊与组织活动之间的关系
  不少科幻迷协会为了宣传自己,办有科幻迷刊物。由于想不出协会要组织什么活动,就把办刊当成协会的基本活动,甚至刊物编辑人员与协会混为一体。这是一条死胡同。刊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刊物必须有特色才能生存,而刊物要想有特色,编辑人员越少越好,否则办出来的刊物就成了大杂绘。而协会的生存基础则是不断扩大交流范围,人越多越有声势越好。这两者之间是很难统一的。
  因引,大家必须有所取舍,是办好刊物,还是办好协会活动?如果大家一定要两者兼顾,也要安排好主次,是让协会为刊物服务--扩大稿源,扩大宣传;还是刊物为协会服务--宣传协会活动内容,成为协会的窗口。各类科幻迷刊物中,目前只有《星云》一家生存下来并有长足发展,就是因为其创办人姚海君后来放弃了科幻协会的组织工作,专心于办刊的结果。
  第五 争取得到事业性或商业性组织的支持
  科幻迷协会要力争与科幻圈里的事业性或商业性组织建立联系,寻求支持。一方面这些机构的资源可以保证协会开展活动之需,另一方面协会也为这些机构开展活动进行了宣传,双方各有所得。
  第六 争取建立起完备的规章制度。
  目前,各地的科幻迷团体都是以某个组织者为核心创办的,其发展大多依靠组织者的个人能力和社会关系。这就使得这些科幻迷组织的发展处于相当薄弱的基础上,一旦这个组织者对科幻失去兴趣,或其精力不足以维持过多的无偿劳动,该组织总不免要瘫痪。迄今为止各地科幻迷团体中那些已经停止活动的,基本上都是出于这个原因;那些仍在活动的,也还没有一个建立起能够保证其持久活动下去的制度体系。这应该是各地科幻迷集大家的智慧去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长远角度看,成立一个制度完备范围广泛的全国科幻爱好者的公开机构是中国科幻事业的大热所趋。而今天存在于各地的那些科幻小团体为这样的机构成立进行了经验上的探索和人员上的准备。(参见附录四、六)
  对于一些专业科幻机构来说,扶持各地的科幻迷团体应该被列为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一些专业科幻工作者认为,目前中国民间科幻组织大多为学生组织,能量有限,对推动科幻事业作用不大。这是一种将现状凝固化的看法。西方国家的科幻迷组织多为成人组织,成人的经济地位独立,且有许多社会关系可供利用,因此西方国家的科幻迷活动可以搞得有声有色,不仅可以自办科幻杂志和科幻出版社,甚至可以成立专门奖项来影响科幻创作。一年一次的"世界科幻大会"实际上也主要是一个世界各地科幻交流和游艺的联欢会。
  在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成人科幻团体的萌芽。在这方面,专业科幻机构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扶持与协作。即使是学生中的科幻迷组织,也是科幻事业的一个很大的后备队伍。

第十四章  中国科幻的职业化建设
回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