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之路》

——科幻艺术的创作与推广

注:1,本书稿共十四章和一个附录。全书各章节之间有逻辑联系,但也可单独成篇。章节之间建立有超级链接,读者可以任选自己喜欢的题目阅读和使用。
2,本书稿中收有他人的有关文章,并注明作者和原出处,望使用本稿的人加以注意。未注明部分均为本人创作。
3,由于本人的资料来源极为有限,文中肯定有许多错误不当之处,望读者及时提供批评意见。
4,热切希望能获得出版单位的支持。

郑军
zhengj@sina.com
1999年12月1日

总目录

历史篇
第一章: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简史      作者/吴岩
第二章: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作者/郑军
第三章:科幻电影发展简史(上)    作者/王荣生
第四章:科幻电影发展简史(下)    作者/郑军
第五章:其它类型科幻艺术          作者/喻京川、谢积灏、郑军、陶音、潘海天、胡旭阳等

创作篇
第六章:科幻艺术的本质            作者/郑军
第七章:科幻小说的分类            作者/郑军
第八章:科幻艺术的价值            作者/郑军
第九章:科幻创作中的问题(上)    作者/郑军
第十章:科幻创作中的问题(中)    作者/郑军
第十一章:科幻创作中的问题(下)  作者/郑军
推广篇
第十二章:科幻市场的整体概貌      作者/郑军
第十三章:非市场性的推广方式      作者/郑军
第十四章:中国科幻的职业化建设    作者/郑军

前言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摆在大家面前的这部书不能算是一件科学研究的成果,而是一件“技术产品”。至多只是“应用科学”,而非基础理论,尽管其中有不少关于概念、规律的定义性文字。科学成果只有正误之分,一个科学结论不可能是非参半。所以要取得一件科学成果,十年也是它,二十年也是它,直到弄得真真切切才算成功。技术成果则不然。推出一件技术成果,并非要求它尽善尽美,而是要求它领先于同时代的其它同类技术成果,能够为使用者带来最大的工作效率。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具体实践领域内要求的提高,人们再用新的成果代替地旧的。英特尔并非只卖过奔腾,微软也并非只卖过视窗。他们的成功,只是在某个时间内,及时推出当时缺陷最少,效率最高,用起来最顺手的技术成果罢了。

  之所以作这样的注解,只是为了说明,本书是为了满足一种社会需求而创作的。这就是对科幻艺术进行整体性了解的需求。科幻迷有这样的需求,以便提高对科幻艺术作品的鉴赏力;科幻作者有这样的需求,以便能站在更高的高度进行创作;文艺界与科学界有这种需求,以便从科幻艺术中得到某些助力或借鉴;出版界、影视界有这样的需求,以便开发科幻艺术这个如今时代已经很难寻觅的“卖方市场”。学术界也将有这样的需求,因为科幻艺术这个小小的社会局部领域聚集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诸方面的潜在课题。

  所以,尽管本书的内容很不完整,且由于资料有限,不少地方还有待纠正,但我仍然按原计划,每年修改一个新版,让它不断以新貌与大家见面。只是已经不可能象98版前言里设想的那样,推出正式版本。而因为篇幅急剧扩大,就象去年那样由热心的科幻迷朋友捐助印刷成册也已没有可能。好在一年里中国因特网的使用人数扩大了三倍,使用电脑的人数迅速扩大,所以我就把这一版用电子版的形式献给科幻迷吧。

  本书的第一稿完成于九七年。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在九七年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上提供一个关于科幻理论的综合版本。我出身教师职业,进入科幻圈后发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科幻界里没有一份系统的理论读本。在这之前,就科幻创作理论而言,曾有过有一部公开的出版物:由黄伊先生主编的《论科学幻想小说》。该书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还有过一部内部资料形式的集子,由吴岩先生主编,名为《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至今这两部书仍是科幻界专业人士的必备读物。但这两部书都是文章汇编,更适合圈内人士作参考资料,而不适合外界人士和普通科幻迷系统了解科幻艺术。

  不过当时我刚刚接触科幻艺术,手头资料匮乏到接近于零,第一版的质量可想而知。那一版是我趴在书店的柜台上,在没有顾客的间歇中写完的。名叫《科幻艺术的创作与推广》。多亏姚海君先生花了很大精力在大会前将其突击印刷成册,使之能在北京与大家见面。这个版本大概印刷了两百多册,散发在与会的一些科幻作者和科幻迷之中。结果证明,它对于我的作用远大于它对别人的作用,因为这一版帮助我与不少科幻界人士建立了联系。我一直记得由姚海君转达的某位(不是故意虚指,我一直不知道具体是谁)科幻界前辈的评语:这个小册子有系统,但引用的资料没有代表性。这是对本书九七版最准确的评价。

  九八年,由于进入《科幻世界》杂志社工作,接触的资料和相关的社会联系一下子丰富起来。作为拟议中科幻创作培训班的教材,我又改写了一版。名称如前。加入了一些科幻圈内各方面专家的文章。因为以入门早晚来论,九六年才接触科幻艺术的我是绝对的晚辈,许多史料和细节都不知晓。我所作的,只是初步建立起一个容易让刚刚接触科幻的人入门的体系,然后用这个体系容纳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一版由天津飞腾科幻创作小组的负责人霍栋先生自掏腰包印刷了一百五十册。散发在各地的科幻作者和科幻迷当中。这一版中的一些观点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四大门类”的分类法。一年多后我看到一位从不认识的江苏作者在投稿前给编辑的信,上面还注明,他写的是一篇“科普式科幻小说”。他还不知道,到目前为止,这个分类法还只是我的私货。

  从那以后,又是一年多过去了,无论是国内科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是我个人对科幻的认识,都有了很大进展。作为该书的九九年版。犹豫再三,终于在最后给全书加上了《中国科幻之路》这个大帽子。如果读者觉得“中国科幻之路”并非书中说的那种走法,尽可提出意见,反正它以后还要不断地修改下去。这本《中国科幻之路》在容量上已经两倍于去年的版本。书中出现的各家名作都达到了三位数。并且,它第一次够上了一部书或教材的标准。从质量本身上有了出版的条件。

  当然,尽管两次改写,但有几个原则从编写第一版时就一直保留,成为《中国科幻之路》一书的基调。第一是理性的原则。科幻圈里的人都知道,八十年代初,中国科幻事业曾受到严重的外部冲击,本来应该是在艺术领域内进行的一些争论,被科幻界外面的某些人用作棍棒对科幻进行打击。当时那次打击虽然没有使中国科幻事业就此灭绝,但其后果仍然可以用“损失惨重”来形容。因此,许多科幻界前辈在谈到这段历史时总是恨意难消。由此而带来一个不良后果,就是科幻事业中的一些根本问题至今被回避,或者被轻率地下着结论。比如科幻作品与伪科学的关系,科幻艺术要不要宣传科学等等。这些问题当初被外人用来打击科幻事业,并不等于它们就不应该讨论。

  其实类似的例子在整个文艺界、思想界比比皆是。比如,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与普通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创作出有活力和时代意义的作品。这本是一个天经地义的艺术规律,只是曾被别有用心的人演绎成将知识分子赶到农村进行体力劳动的政策。而如今脱离生活的文艺作品彼彼皆是,却很少有人再走下去深入生活。同理,在科幻作品与科学的关系这个敏感问题上,当初别有用心的人偏执一词,不是科学的态度,现在某些科幻界人士出于对科幻事业的爱护,也偏执于另一词,或对这些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同样也不是科学的态度。

  更为可怕的是,为了突出科幻艺术的社会价值,一些宣传者采取了不负责任的、夸大其词的作法。比如,近一个世纪前,青年鲁迅曾说过这样的话:“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这本来是一句关于出版问题的很具体的论断,但中国科幻界里的一些人以讹传讹,在引用时去掉第一个逗号前的话,竟然变成了类似于“科幻救国论”的观点,而且有意忽略讲这句话时的鲁讯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的事实,给人以一种“大师观点”的感觉。再比如,科幻艺术中的“幻想”成份近来一直被提到不适当的高度,甚至认为它能够起到改变国民素质的作用。不仅模糊了科幻艺术的本质特点,对公众舆论也是个误导。

  缺乏理性引导的事业不可能长远,而误入歧途的可能倒更大一些。七十年代未“气功”这个词刚刚出现在大陆时,不过是疗养院里的几套健身术。后来气功界之所以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与众多夸大其词,哗众取宠的宣传是分不开的,无论这些宣传是出自好意还是别有用心。作为一种(相对而言的)新生事物,科幻艺术的内在价值确实有被社会各界低估的问题。但这些内在价值如果不是通过理性去发掘和宣传,只有鼓燥、夸大、渲染,最终只能让外界人士觉得,科幻界是由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组成的。

  就我个人的了解,相当一批科幻界人士都认为,今天中国科幻事业仍然很脆弱,最好不要有什么批评,以鼓励为主,否则会让外界产生误解,有损于科幻事业的发展。我认为这不仅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甚至不是一个强者的态度。我很赞同姚海君先生的作法,他曾公开撰文,认为“中国科幻需要批评”(《科幻大王》9810)。今天的中国科幻事业虽然的确还很弱小,但已经从婴儿长成了少年,到了自己经风雨受磨练的时候。生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幼儿光靠奶水支撑的岁月毕竟是短暂的。

  第二就是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八十年代初,中国科幻事业曾经有一个“黄金时代”,那时,中国曾经同时出现过四家科幻刊物和一份科幻小说报,即使我们科技发达的东邻日本都没有这个成绩。国产的科幻电影、科幻电视剧科幻广播剧都曾出现过。当时参与科幻创作的人,甚至反对科幻事业的人,本身地位都很高,都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也说明科幻艺术本身所受的重视。但那时的科幻事业却有一个根本的缺陷:主要是在计划体制下推广的。一旦风向有变,就会被“连根拨起”。当时科幻事业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也都要在计划体制下开展自己的事业。因此,在他们中间形成了一种“灰姑娘”般的心理,一方面恼恨不当的政策压力,另一方面又把振兴科幻事业的主要希望寄托在政策风向的变化上。他们中的许多人至今仍并不认为科幻是一种非常容易让人着迷的流行爱好,而是只把它当成一种苦行僧般的宣教事业。

  八十年代初进入中国的武侠小说和流行歌曲也同样没有受到任何政策的照顾,记得当初如果班上的哪位同学偷偷听邓丽君的歌,学校发现后要给记过处分。金庸等人的作品也与“晦淫晦盗”挂着勾。但是凭着欣赏者的支持,凭着它们本身的吸引力,这些文化形式最终都牢牢地在中国在地上站稳了脚跟。即使放眼世界,科幻艺术也从来也没有获得“正统艺术”的地位,没有哪一国的政府制定过推动科幻艺术发展的政策,并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没有多少“正统”文学家对科幻抱有兴趣。甚至科幻大国美国都是如此。但一百年来科幻艺术仍然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原因是科幻之路从一开始就辅在市场的路基上。而它的明天也只能通过这条路才能走到,如果大家希望它的明天是辉煌的话。

  第三是开放的态度。不少科幻界人士视野还不够宽。他们常常把注意力局限在某几类作品上,认为这些才是真科幻,与之相异的作品则是“伪科幻”、“非科幻”,甚至认为它们盗用了科幻的名称,沾污了科幻艺术的纯洁性。有些人只注意国外七十年代以前的科幻作品,对八九十年代科幻风格的新变化注意不够。有些人执着于所谓“软硬科幻”之争,并且一定要在两者中分出档次高下。有些人只注意小说创作,把科幻电影当成另外一种东西。

  如果从文化界整体上看,在我国,科幻的圈子本来就只有“一亩三分地”,如果仍然要在里面打上门派的分界线,绝对是很大的内耗。

  作为一个力求全面的读本,我试图在本书中尽量扩大人们对科幻的视野。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除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之外,为科幻美术、科幻音乐、科幻诗歌等设立了专门的章节。二是在“创作篇”里,专有一章讨论科幻小说的分类。这部分内容可以算是我个人的观点,因为到目前为止还并不为大家接受,并成为一个通用标准。这个分类的目的实际上也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涵盖以往所有被人称为是科幻的作品,而不希望“清理门户”、“树立正统”。

  第四就是前瞻的态度,面向未来的态度。“向前着”是科幻艺术的生命,然而相当一部分科幻界人士却一直津津乐道以往的成就,言必称凡尔纳、威尔斯、阿西莫夫。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国科幻事业的宣传者们一直把科幻形容(包装?)成一种新兴艺术,其实不然,它只是相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读者和观众才能算新。从《弗兰肯斯坦》算起,两个世纪的光阴快过去了。从本世纪初科幻作品正式在西方主要国家形成气候算起,它也有将进一个世纪的辉煌。熟悉艺术史的人都知道,近现代很少有哪一个艺术流派能存活这样长时间,而仍能保持新鲜活力。

  尽管科幻艺术以面向未来为特征,但它毕竟也是一种现实中的艺术样式。在一百多年里,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某些传统,某些有形无形的“行业标准”。这些传统、标准大多产生于各国的工业化时期,与今天的信息时代已经有了隔膜。作为科幻艺术的主力军,自八十年代起,科幻小说在题材和手法上均未有较大突破。科幻电影只是在特技技巧上有长足进展,题材甚至只停留在相当于科幻小说五十年代的水平上。这种停滞的局面足应引起科幻界重视,而不是一味强调它的新颖性和反叛性。

  因此,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开辟未来就显得十分必要。当然,写过科幻的人都有体会:回顾过去容易,设想未来困难。但这却是我们科幻界人士不得不做的事情。大家还没有把在作品中体现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用在科幻事业本身的发展上。本书凡是由我个人撰写的部分,每个章节都提出了最少一条发展设想。设想并非计划,只是希望带动大家一起想一想科幻本身的未来。

  在编写这部书的同时,我也听到过一种反对意见。这种意见认为,今天就为科幻事业作理论上的总结,是不是会束缚它的活力?最好不要有什么概念、理论,以便保持科幻创作原始的、鲜活的特色。作为这种意见的反对者,我的看法是,任何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是需要从理论上总结一下的。否则它就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自己,难以有进一步的提高。而且真正的理论探索可以提升实践的水平,与教条完全不同。

  当然,以后还会有新的实践突破旧的理论框架,还会有新的理论去总结新的实践。但从今天的实际需要来看,为中国科幻做一做理论总结已经是很必要的了。近二十年前黄伊先生在主编《论科学幻想小说》时,中国本土作家的作品只有几百个短篇,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只能用“不伦不类”形容。但那时大家已经在积极地为科幻艺术作理论上的升华。二十年过去了,不仅国内作者和作品比那时丰富得无法并论,而且今天中国科幻作品的整体风格也已经很符合“国际标准”,成熟了一大块。但理论探索方面却止步不前,许多在《论科学幻想小说》里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被大家争来争去。而且由于得不到理论的帮助,作者们只能在个人的小天地里进行“少慢差费”的探索。这是今天科幻创作的水平一直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一点,就是本书的实践性。书中包含着大量提议、计划、方案,以待有识之士共同谋划。作为本书的编者和主要作者,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大家在读过这本书之后,能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想写、想看、想组织活动、想经营科幻产业……果能如此,就是本书真正的成功了。

  在结束前言的时候,说一说关于本书2000版的三个希望。第一个希望与去年的一样,希望它能成为正式出版物。定个具体的目标,最好能在2000年十月前正式出版。因为十月份在浙江金华将召开中国小说学会年会。如果能在这样的会议上给中国纯文学界一份关于科幻艺术的系统读物,相信会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当然,实在不能出也没什么,因为每年的版本都会有较大进步。

  第二,本版仍然是手工作坊式的产物。因为没有经济条件作系统调查,本版的资料都建立在零星记录和大量阅读基础上。这样的版本应该说只具备提出问题的资格,而无法回答问题。希望明年的版本能引用大量规范调查后得出的资料。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正在组织国内第一次规范的科幻事业定量研究。祝愿这次研究能取得巨大收获。

  第三,希望明年的版本能是个集体创作的作品。今年这个版本已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了,但个人色彩还是浓了一些。要给一个其影响遍及全国的文化事业作总结,一个人的经验根本不够。如果明年的版本能有十数位撰稿人共同编写,读者将会看到一个真正全面的读本。

  飞腾科幻军团----科幻桃花源独家推出。
  科幻桃花源
  www.51flying.com